彭城初识子,照眼白而长。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咄咄(duō duō)的意思:形容气势威严,态度强硬。
礼意(lǐ yì)的意思:指在人际交往中,对别人的礼貌和好意应该得到回应,互相尊重和关心。
岂惟(qǐ wéi)的意思:不仅仅是,不只是
遂欲(suì yù)的意思:指满足自己的欲望或愿望。
未尝(wèi cháng)的意思:从来没有尝过,表示从未经历过某种事物或感受。
先兆(xiān zhào)的意思:指一种事物或现象出现之前的预兆或征兆。
相逼(xiāng bī)的意思:形容两个或多个人或事物相互竞争、争胜的局面。
雁行(yàn háng)的意思:指一列像雁一样排列的人或物。
眼白(yǎn bái)的意思:指眼睛的白眼球,也用来形容某人对别人的忍耐、宽容或宠爱。
照眼(zhào yǎn)的意思:指事物或言论引起关注、引起注意
真相(zhēn xiàng)的意思:
(1).佛教语。犹言本相,实相。后指事物的本来面目或真实情况。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修梵寺》:“ 修梵寺 有金刚,鳩鸽不入,鸟雀不栖, 菩提达摩 云:‘得其真相也。’” 唐 李贺 《听颖师弹琴歌》:“ 竺 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 鲁迅 《且介亭杂文·关于新文字--答问》:“不过他们可以装作懂得的样子,来胡说八道欺骗不明真相的人。”
(2).谓实任宰相。 宋 徐度 《却扫编》卷下:“今岁便当登第,十餘年间可为侍从,又十年为执政,然决不为真相,晚年当以使相终。”
(3).犹宝相。即神、佛的画像或塑像。 唐 白居易 《画大罗天尊赞文》:“爰命国工,俾陈绘事,真相儼若,玄风穆如。” 唐 慧能 《坛经·机缘品》:“过数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尽其妙。”诸生(zhū shēng)的意思:指众多的学生或学者。
- 注释
- 彭城:地名,指徐州。
照眼:耀眼,引人注目。
白而长:形容人的气质纯洁且高尚。
异梦:奇异的梦境,可能象征着不寻常的预见或灵感。
先兆:预示或象征。
清言:深刻的言论。
知礼意:理解并遵循礼仪之道。
诗亡:指古代诗歌的流失或缺乏。
咄咄:形容才能出众,令人惊叹。
真相逼:才华横溢,仿佛逼近现实。
诸生:泛指学生。
敢雁行:比喻不敢与你并驾齐驱。
- 翻译
- 初次在彭城遇见你,明亮且高洁如白玉般长久。
你的奇异梦境似乎预示着什么,你的言谈深邃且未曾尝尽。
岂止是懂得礼仪,还想弥补诗歌的缺失。
你的才华咄咄逼人,学生们都自愧不如,不敢与你并肩前行。
-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初识时的场景和心境。"彭城初识子,照眼白而长"一句,通过对眼神的形容,展现出友人的气质和个性,既有亲切之感,又不失庄重。此处“照眼”可理解为目光清澈,或许暗示着对方心灵的明净。
接下来的"异梦成先兆,清言得未尝"则透露出一种超越现实的交流方式和深刻的情感联系。诗人通过提及“异梦”,表达了与友人之间情谊的深厚,以及彼此之间可能存在的心灵相通。
"岂惟知礼意,遂欲补诗亡"则转向对文学创作的追求和尊重,诗人不仅仅是认识到了友人的个性,更希望通过诗歌来传承这种精神。这里的“诗亡”可能指的是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和理念,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传承,就会随时间流逝而消失。
最后两句"咄咄真相逼,诸生敢雁行"则表达了一种对知识、学问追求的态度,以及对待友人的严肃和认真的态度。"咄咄"形容声音或情绪,给人一种紧迫感;“真相逼”可能暗示着探索真理的紧要性;而“诸生敢雁行”则是对那些追求知识的人的一种激励和期许,希望他们能够像飞鸟一样自由翱翔在学术的天空中。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与友人的情谊,更表现出了诗人对于文学、学问以及精神传承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买陂塘.感事
莽莽奔波、藜扶襁负,又惊动地鼙鼓。
营门日落人声哄,道是搜查烟户。官莫怒。
剩劫火、馀生求替民为主。兵真如虎。
纵伧父多金,豪家复壁,抄掠没完土。冤谁诉。
人在枪林弹雨。惟闻野庙狐语。
河山锦绣今分裂,一片灰尘燕楚。新政府。
推戴个、周公负斧纶音许。唐虞义举。
愿释甲归农,投戈讲蓻,同作衮衣补。
看花回.秦邮晚眺,春意荒寒,用夏剑丞太守韵
片云低渡淮水,莫景澄碧。
正有个人望远,凭柳外高楼,楼上斜日。
湖山罨画来去,娇魂迷向值。
春困久、半晌还醒,乱莺啼梦度林隙。
思往事,飞花更急。叹冷落、谢娘瑶席。
谁记清歌一阕,送紫陌黄骢,尘暗天北。
酒旗历乱眼底,登临怀故国。
总江淹,未销减,莫赋伤心色。
一萼红.送吴仲怿布政量移畿辅
蒋山阴。洗新秋片雨,朝绿似抽簪。
官柳扶鞍,京尘换袂,行役几判升沉。
谩回忆、庚桑旧壤,话畏垒、余粒有栖禽。
去后楼台,来时父老,携酒凭临。
闻道五湖佳约,恁高云澹洒,出岫何心。
孤梦攀天,残呻匝野,畿甸荒迹堪寻。
待争睹、芃芃膏雨,祝苗黍、随地种黄金。
试听衢讴,吴波咫尺烟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