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旗影里椹袍身,迎入蒲津免问津。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策蹇(cè jiǎn)的意思:策略困难,计划艰险。形容谋划困难,策略行动艰难。
乘骢(chéng cōng)的意思:乘骢是指乘坐骢马,比喻借助他人的力量或才能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登龙(dēng lóng)的意思:指升迁到高位或者取得重要成就。
功臣(gōng chén)的意思:指在战争、政治或其他领域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酣歌(hān gē)的意思:指高兴地欢唱歌曲或大声歌唱。
化鹤(huà hè)的意思:指人或物经过变化而变得高尚或优美。
举子(jǔ zǐ)的意思:指选拔人才或推荐有才能的人担任重要职务。
开宴(kāi yàn)的意思:指开设宴席,招待宾客
去时(qù shí)的意思:离开的时候
时为(shí wéi)的意思:指某个时刻或某个阶段是某种情况的时候。
十数(shí shù)的意思:指十几个或几十个。
同化(tóng huà)的意思:指不同的事物或个体彼此融合、统一,失去个性特征,变得相似或一致。
问津(wèn jīn)的意思:向人请教或求助,寻求帮助或指点。
锡赐(xī cì)的意思:指上级给予下级的恩赐和荣誉。
乡人(xiāng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在同一乡村、出生地的人,也可指与自己有相同背景、共同经历的人。
-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以茜色旗帜与椹色官袍映衬下的人物形象,展现出薛端公归乡的庄重与荣耀。"茜旗影里椹袍身"一句,通过色彩对比,暗示了主人公身份的尊贵。"迎入蒲津免问津"则写出迎接的热烈与直接,无需询问,显示出家乡人的熟知与敬意。
接下来的两句,"策蹇去时为举子,乘骢归日是功臣",回忆了薛端公昔日离家求学,后来功成名就的情景,表达了对他仕途成就的赞美。"岂同化鹤千馀岁,才过登龙十数春",运用典故,将他的归乡比作仙鹤归巢,强调他并未久留官场,而是适时回归,时间虽短,却已功成名就。
最后两句"开宴仍闻倾锡赐,酣歌喜杀故乡人",描述了归乡后的庆祝场面,不仅有盛宴相待,还有朝廷的恩赐,诗人以"喜杀"二字,表达了故乡人对薛端公荣归的极度欢喜和自豪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薛端公的归乡之旅,既有对个人功业的赞扬,也有对故乡深情的流露,展现了宋人对士大夫归隐文化的认同和赞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四月十一日客广陵秋玉佩兮招予同为京口之游晚雨泊舟入高旻寺
龙宫晚沈沈,天人卫庭户。
清泠七叶林,几点摩罗雨。
门前为通津,方袍自安处。
孤塔倒池深,定禽隐花聚。
采真具扁舟,信步皆净土。
晬容睇如空,心叩寂寞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