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枝曲》
《竹枝曲》全文
唐 / 顾况   形式: 词  词牌: 竹枝   押[微]韵

帝子苍梧不复归洞庭叶下荆云飞

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巴人(bā rén)的意思:指心胸狭窄,小心眼的人。

肠断(cháng duàn)的意思:形容极度伤心、悲痛到难以忍受的程度。

帝子(dì zǐ)的意思:帝王的儿子,也用来形容非常宠爱的儿子。

洞庭(dòng tíng)的意思:指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

复归(fù guī)的意思:回到原来的位置或状态;恢复原状

渐稀(jiàn xī)的意思:逐渐减少或消失

云飞(yún fēi)的意思:形容速度非常快,如同云飞一般。

竹枝(zhú zhī)的意思:指某人在困境中能够保持坚强的品质和乐观的态度。

注释
帝子:指传说中的舜帝之女娥皇和女英,她们因舜南巡而死于湘水,象征着悲剧。
苍梧:古代地名,这里代指舜帝的故乡。
洞庭:湖名,位于湖南,与娥皇女英的传说有关。
荆云:荆楚之地的云彩,可能寓指哀愁或离别的情绪。
巴人:古代巴蜀地区的人。
肠断:形容极度悲伤,心如刀绞。
晓猿:清晨的猿猴叫声,常用来表达哀伤的情感。
翻译
帝子不再回苍梧,洞庭湖畔树叶飘零荆云翻飞。
夜晚巴人唱起竹枝词,心碎在清晨猿猴啼声渐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远的怀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内心的感慨。首句"帝子苍梧不复归"中,“帝子”指的是贵族或皇室后代,“苍梧”可能是指古代的一个地方名,整句话传递出一种失落和无望的感觉,仿佛在说某种辉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

接着“洞庭叶下荆云飞”,这里的"洞庭"指的是湖南的洞庭湖,是一个著名的风景名胜。"叶下"表明季节可能是秋天,树叶即将落下,而"荆云"则是一种野性十足的云彩,它不受约束,与"帝子"形成对比,既有自由自在之感,又带有一丝无拘无束的孤独。

第三句“巴人夜唱竹枝后”中,“巴人”指的是居住在长江上游一带的人们,这里的“夜唱”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竹枝"在这里可能是指一种乐器,也有可能是诗歌中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悠扬的音乐之声。

最后一句“肠断晓猿声渐稀”,其中“肠断”形容心情的难过和哀伤,而“晓猿”则是早晨时分,林间猿猴的叫声。“声渐稀”表明声音逐渐减弱,给人一种时间流逝、音符消散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音乐之声的运用,展现了诗人深切的情感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种情感是如此强烈,以至于让人感到心痛,仿佛时间的流逝带走了一段珍贵的记忆。

作者介绍
顾况

顾况
朝代:唐   字:逋翁   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   籍贯:唐朝海盐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猜你喜欢

送魏李二公灵榇回二首·其二

白水吞声各一杯,游魂初下望乡台。

共归齐鲁丘园旧,但过城头鼓角哀。

泉底翻能见天日,沙边何必尽风雷。

阳春枯骨多生肉,从此关门日日开。

(0)

祀灶

灶无嫌我乞,我自厌残身。

十载犹存舌,一瓢长傍人。

空飧劳施主,勺水赖明神。

此夜无须嘱,深知愧是真。

(0)

和栖贤山居韵·其十一

夜半一抬首,星光尽在山。

不能同雪化,只合揽云还。

猿至常无候,门开且莫关。

可怜犹有尔,识我是真顽。

(0)

沈阳杂诗二十首·其十九

沙坡台下土,春老草难生。

行路践心髓,游魂怯旆旌。

乌贪天养子,狐拜月成精。

当日无贫富,锋刀不世情。

(0)

沈阳杂诗二十首·其十三

老翁时问讯,不死近何如。

梦里数竿竹,床头一卷书。

为人终直率,对客怪粗疏。

午后睡方足,行行过草庐。

(0)

沈阳杂诗二十首·其十一

白鹤亦有泪,悲凉与世同。

要从今日事,稍见古人风。

笛里声初断,囊中药屡空。

只留天一线,呼吸可能通。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