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坐念逝者,身存至头白。
起行观病者,身健有馀力。
入乡阅贫者,身足饱衣食。
北邙(běi máng)的意思:北邙是指山的北面,比喻高山或山脉。
逼窄(bī zhǎi)的意思:形容空间狭小,逼仄。
病者(bìng zhě)的意思:指身体不适或患病的人。
不失(bù shī)的意思:不丢失,不减损。
驰光(chí guāng)的意思:形容光彩四溢、闪耀夺目。
出门(chū mén)的意思:离开家门,外出
大鹏(dà péng)的意思:形容志向远大,抱负雄心壮志。
贵贱(guì jiàn)的意思:指人的身份、地位、财富等的高低。
过隙(guò xì)的意思:形容时间过得非常快,转瞬即逝。
何不(hé bù)的意思:表示提出建议或劝告,意思是为什么不去做某件事情。
汲汲(jí jí)的意思:形容非常急切、急迫。
鹪鹩(jiāo liáo)的意思:形容鸟儿的鸣叫声清脆悦耳。
九区(jiǔ qū)的意思:九区指的是指责、指摘、批评的地方。
恐逼(kǒng b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非常厉害、强大,令人敬畏。
邙山(māng shān)的意思:指破败、残破不堪的样子。
默坐(mò zuò)的意思:指默默地坐着,不说话、不动作。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戚戚(qī qī)的意思:形容悲伤、忧愁、痛苦的样子。
事役(shì yì)的意思:指公务繁忙,事务繁重,忙于公务。
失职(shī zhí)的意思:指担任职务的人没有尽到职责,做事不负责任或不尽心尽力。
驷马(sì mǎ)的意思:指四匹马并驾驭,形容才能出众、技艺高超。
随意(suí yì)的意思:按照自己的意愿或喜好去做事,没有受到限制或约束。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停留(tíng liú)的意思:停下来,暂时不继续前进或离开。
形天(xíng tiā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气势、威力极大,凌驾于其他人或事物之上。
衣食(yī shí)的意思:指衣服和食物,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
已不(yǐ bù)的意思:已经不再,已经不是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寓形(yù xíng)的意思:比喻艺术作品能够生动地表现事物的形象。
羽翼(yǔ yì)的意思:指给予某人或某事力量、支持或帮助,使其有所发展或进步。
真宅(zhēn zhái)的意思:真正的家宅,指真实、实在的住宅。
转动(zhuàn dòng)的意思:指物体或事物在固定中心点周围旋转、转动。
自休(zì xiū)的意思:自行休息、自我放松
这首诗通过对比不同的生活状态和人生追求,表达了对人生价值和幸福的理解。诗人从多个角度审视人生的不同层面:默坐反思逝去的生命,起身关注他人的疾苦,出门体察劳作的艰辛,入乡感受贫困的困苦,以及对自身生活状态的满足与反思。
“默坐念逝者,身存至头白。”诗人静坐沉思,回顾过去,感慨生命的短暂,即使身体尚存,也难免老去。这句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深刻认识,以及对生命有限性的思考。
“起行观病者,身健有馀力。”当诗人起身行走,看到病痛中的他人时,他意识到自己身体健康,还有足够的力量去帮助他人。这体现了对健康和能力的珍惜,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承担。
“出门视劳者,身閒免事役。”走出家门,看到辛勤劳动的人们,诗人感到庆幸自己有闲暇时光,无需为生计奔波劳碌。这反映了对自由和轻松生活的向往。
“入乡阅贫者,身足饱衣食。”进入乡村,看到贫困的乡亲,诗人庆幸自己衣食无忧。这表达了对物质满足的感恩,以及对社会阶层差异的敏感。
“寓形天地间,幸已不失职。”在天地间寄居,诗人庆幸自己没有失职,即没有辜负自己的存在。这体现了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
“奈何不自休,汲汲复戚戚。”然而,诗人又感叹为何不停止忙碌,总是焦虑不安。这反映了对过度追求和内心压力的反思。
“大鹏弥九区,转动恐逼窄。”大鹏翱翔于广阔的天空,但诗人担心它可能会被束缚。这可能是对个人追求与宇宙限制之间矛盾的隐喻。
“鹪鹩巢一枝,随意翻羽翼。”小鸟栖息在一枝树上,自由地展翅飞翔。这象征着简单生活和自由自在的追求。
“驰光无停留,驷马方过隙。”时光飞逝,如同四马拉的车经过缝隙。这强调了时间的宝贵和不可逆转。
“君看北邙山,贵贱一真宅。”最后,诗人以北邙山为例,指出无论富贵还是贫贱,最终都归于同一命运。这表达了对人生终极平等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对比和比喻,探讨了人生的价值、幸福、责任、自由、时间、命运等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