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循胭脂名,而殊嫏嬛气。
《题洋菊四十四种·其三十三胭脂带》全文
- 鉴赏
此诗《题洋菊四十四种(其三十三)胭脂带》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诗中以“胭脂带”为题,描绘了一种名为“胭脂带”的菊花品种。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种菊花的独特之处。
“匪垂带则馀”,开篇即以“匪”字引出,意在强调“胭脂带”不同于其他菊花的垂带形态,而是另有其独特之处。“体物风人致”,进一步说明了这种菊花不仅形态独特,还蕴含着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虽循胭脂名,而殊嫏嬛气”,诗人巧妙地将“胭脂带”与“嫏嬛”二字联系起来,前者是菊花的名称,后者则是仙界的代称,以此来表达“胭脂带”菊花的高雅气质和超凡脱俗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胭脂带”菊花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外在形态,更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高洁品质的追求。通过“胭脂带”这一形象,诗人成功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相融合,使得读者在欣赏菊花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那份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画鱼歌
天寒水落鱼在泥,短钩画水如耕犁。
渚蒲披折藻荇乱,此意岂复遗鳅鲵。
偶然信手皆虚击,本不辞劳几万一。
一鱼中刃百鱼惊,虾蟹奔忙误跳掷。
渔人养鱼如养雏,插竿冠笠惊鹈鹕。
岂知白梃闹如雨,搅水觅鱼嗟已疏。
赠贾岛
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
天恐文章浑断绝,更生贾岛着人间。
田园言怀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题湖城县西道中槐树
零落攲斜此路中,盛时曾识太平风。
晓迷天仗归春苑,暮送鸾旗指洛宫。
一自烟尘生蓟北,更无消息幸关东。
而今只有孤根在,鸟啄虫穿没乱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