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柬彦起秀才》
《柬彦起秀才》全文
明 / 王汝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身抱丘明疾,家罹原宪贫

亲年垂老,儿齿未成人。

分别山中冷,相思泽畔春。

当归去后,访子问艰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垂老(chuí lǎo)的意思:指年纪已经很大,年老体衰。

当归(dāng guī)的意思:指回到原来的地方或状态。

分别(fēn bié)的意思:指离别、分离、分开等意思。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何当(hé dāng)的意思:何时;什么时候

艰辛(jiān xīn)的意思:形容困难、艰苦的状况或过程。

亲年(qīn nián)的意思:指亲近的年纪或年龄相仿的人。

去后(qù hòu)的意思:表示某人或某物离开后的状态或情况。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原宪贫(yuán xiàn pín)的意思:原本贫穷。

鉴赏

此诗《柬彦起秀才》由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描绘了一位饱受生活困苦之人的内心世界与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身抱丘明疾”,以《左传》中记载的丘明(即左丘明)因眼疾而致盲的典故,暗喻诗人自身正遭受某种精神或身体上的痛苦,暗示生活的不易与内心的挣扎。

“家罹原宪贫”一句,借《论语》中记载的孔子弟子原宪生活贫困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家庭的贫困状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无奈与感慨。

“亲年迨垂老,儿齿未成人”则直接描绘了家庭成员的老幼问题,老人年事已高,孩子尚未成长,这不仅加重了家庭的负担,也反映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分别山中冷,相思泽畔春”两句,通过对比山中的寒冷与泽畔的春色,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孤独与思念之情。山中之冷象征着内心的孤寂,而泽畔之春则寄托了对友人温暖与陪伴的渴望。

最后,“何当归去后,访子问艰辛”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希望能够回到友人身边,共同分担生活的艰辛,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相互扶持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对友情的珍视,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和情感共鸣。

作者介绍

王汝玉
朝代:明

(?—1415)明苏州府长洲人,本名璲,以字行,号青城山人。少从杨维桢学。落笔数千言,文不加点。年十七中浙江乡试。洪武末以荐摄郡学教授,擢翰林五经博士。永乐初进春坊赞善,预修《永乐大典》。声名大噪,出诸老臣上,遂被轻薄名。后坐解缙累,下诏狱论死。有《青城山人集》。
猜你喜欢

金州道中

残雪明松径,寒波荡夕阳。

眼经尘驿倦,心与海鸥凉。

摇落耕期晚,艰难战迹荒。

攀鳞违素愿,谁可语行藏。

(0)

同君颖宿圣华精舍

忽误泉声是雨声,夜灯小阁不胜清。

暗滋净几流云气,微白遥峰漏月明。

好梦直疑身再至,劳心涩与静相迎。

人心苦相良多负,閒话前踪感易成。

(0)

奉和散原先生二首·其一

狼狈沉绵二十秋,忽惊傅翮落岩幽。

温燖积雪千峰底,刻画穷山二鸟囚。

黑夜熊啼通謦欬,晴天木甲散鋋矛。

此身何得同沟断,化石当前恨即休。

(0)

挽陈宜仲同年·其一

寥落功臣后,三湘剩子贤。

苦心容蝼蚁,微恨托兰荃。

忍绝逢辰望,俄惊在己年。

饰终存至慎,何日表绵田。

(0)

昭明寺夜坐

我今天目来,坐雨三日饭。

乘霁暂登临,胜景历未半。

礼佛众则同,攀天结孤愿。

韦杵定何心,秋云暗前殿。

(0)

买石四首·其三

梅径端宜玉骨斜,亭亭扶住亚枝花。

从知一往清寒夜,冷落仙人萼绿华。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