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发岂不华,幸远不近瞥。
白拔秖自欺,黑返竟何悦。
多言亦安用,勿谓髭也呐。
不华(bù huá)的意思:不华指的是不华丽、不繁华、不富丽堂皇的意思。
玷缺(diàn quē)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受到污点或瑕疵的损害,失去原本的完美状态。
多言(duō yán)的意思:多说话或多发表意见
后生(hòu shēng)的意思:指年纪较小或资历较浅的人。
几何(jǐ hé)的意思:指形状、图案等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况乃(kuàng nǎi)的意思:更何况,何况
毛发(máo fà)的意思:指微小的功绩或微不足道的贡献。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倏忽(shū hū)的意思:突然、迅速
托质(tuō zhì)的意思:指携带着质问的意思。表示在提问时,附加了质疑的语气。
无济(wú jì)的意思:没有帮助或无法救济
稀微(xī wēi)的意思:稀少微小,形容数量非常少或程度极轻微。
贻玷(yí diàn)的意思:指因某种原因而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不良影响或损害。
忧病(yōu bìng)的意思:忧病意为忧愁病痛,形容心情沉重、忧虑困扰。
自知(zì zhī)的意思:了解自己的能力、局限和状况。
自欺(zì qī)的意思:欺骗自己,自我欺骗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代髭答》。诗中以“髭”(胡须)为喻,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友人的真诚关怀。
首先,“托质向君身,稀微愧毛发。”诗人将自己比作胡须,寄希望于友人身上,却因自身微不足道而感到惭愧。这里运用了拟物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个人在社会中的渺小感。
接着,“于身百无济,况乃贻玷缺。”进一步强调了个人价值的有限,即使对自身有益的事物,也无法弥补对他人或社会的缺失。这种自我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入思考。
“忧病君自知,敢以谀累哲。”诗人深知朋友可能正经历疾病之苦,不敢用虚伪的赞美来加重对方的负担,表现了对朋友的深切关怀和尊重。
“君发岂不华,幸远不近瞥。”诗人以友人的头发为例,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头发的黑白变化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提醒人们珍惜时光。
“后生能几何,壮老真倏忽。”这句诗感叹人生的短暂,从年轻到年老的过程仿佛瞬间即逝,表达了对生命易逝的深深忧虑。
“白拔秖自欺,黑返竟何悦。”诗人通过对比白发与黑发,指出人生追求的虚妄。白发代表衰老,黑发代表青春,两者都是自然规律的结果,并非个人所能控制或改变。
“多言亦安用,勿谓髭也呐。”最后,诗人告诫自己和他人,过多的言语并无实际用途,就像胡须的存在一样,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必过分在意。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淡然和对言语价值的重新审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胡须这一日常事物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友情、时间、价值等多重主题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
屈金粟后,数国初人物,历年三百。
此是百年前旧物,犹逊悔翁乾蝶。
玳瑁云斑,玻璃冰老,淡极苌弘血。
朝云书至,近时无此花叶。
为问当日池中,蛟龙安在,惟汝无生灭。
四十余年能长我,兄事藕花也得。
道士桃新,丈人梅旧,容汝中间立。
花如解语,试谈大父游射。
春意满南枝。烂漫花前介寿卮。
一事最看今古少,埙篪。白首同赓唱和诗。
何用说期颐。稳见蟠桃再熟时。
阿母端居常戴胜,瑶池。方朔依然是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