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以衣狙猱,奔腾裂且弃。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奔腾(bēn téng)的意思:形容奔流不息,势不可挡。
辟易(pì yì)的意思:辟易是指排除障碍、克服困难,使事情变得容易。
缤纷(bīn fēn)的意思:形容色彩丰富多样、繁花似锦的样子。
承云(chéng yún)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能够胜任重任。
冠裳(guān cháng)的意思:指穿上礼服或华丽的服饰,表示正式或庄重。
盍各(hé gè)的意思:盍各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为何不”。表示质问或劝诱对方为何不去做某件事或采取某种行动。
鳞羽(lín yǔ)的意思:鳞羽意指鱼的鳞和鸟的羽毛,形容事物的密集和繁多。
妙音(miào yīn)的意思:形容音乐、声音或言语极其优美动人。
尼父(ní fù)的意思:指对别人的父亲不敬,不尊重。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物类(wù lèi)的意思:指各种不同的事物、物品。
一致(yī zhì)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相互符合、相互一致,没有出入或矛盾。
爰居(yuán jū)的意思:居住;生活
争辟(zhēng pì)的意思:争夺地位或职位。
钟鼓(zhōng gǔ)的意思:指宴会或庆典上的钟声和鼓声,也用来比喻各种喜庆、热闹的场合。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廷陈的《咏怀三十四首(其十三)》,主要通过对周公姬旦制作冠裳的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社会变迁和个体差异的思考。诗中提到姬旦的智慧与冠裳的传承,象征着文明的延续,然而猴子穿上衣服却无法适应,暗示人们在适应环境和追求变革时的困境。接着,诗人将鲁国的钟鼓之声与远方的爰居之地相联系,展现了历史的深远影响和地域文化的共鸣。
"承云本妙音,鳞羽争辟易",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音乐比作美妙的声音,而人们如同鱼鸟般因不同环境而有不同的反应。"物类何缤纷,人已非一致",进一步强调了世间万物的多样性和人的个性差异。最后,诗人赞同孔子的教诲,鼓励人们表达自我,"韪哉尼父言,盍各言尔志",倡导个体应有自己的追求和主张。
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凝练,体现了诗人对于人性和社会的洞察,以及对个人价值的尊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