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瓣香(bàn xiāng)的意思:形容花朵香气浓郁。
出岫(chū xiù)的意思:指人物出山,开始活动或发挥才能。
法象(fǎ xiàng)的意思:形容法律公正,判决明确,像法律一样严肃、准确。
梵宫(fàn gōng)的意思:指寺庙或宫殿等建筑物的壮丽和庄严。
丰年(fēng nián)的意思:指农作物丰收的年景,也用来形容事业或生活充满丰富和富裕的状态。
歌舞(gē wǔ)的意思:形容欢乐繁盛,喧闹热闹。
金身(jīn shēn)的意思:指佛像或菩萨像身上所镀的金层,比喻人的声誉、名誉或形象非常好,无可挑剔。
况于(kuàng yú)的意思:更不用说,更何况
临池(lín chí)的意思:指站在池边观看,比喻学习或参悟书法、绘画等艺术时的心境。
隆中(lóng zhōng)的意思:隆中指的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智慧或计谋。
龙庙(lóng miào)的意思:指宏伟壮丽的建筑物或庙宇。
蝼蚁(lóu yǐ)的意思:指微不足道、无足轻重的人或事物。
普济(pǔ jì)的意思:普遍施济,广泛救助。
三伏(sān fú)的意思:指夏季的三个“伏天”,即初伏、中伏和末伏。
上穹(shàng qióng)的意思:指天空、穹顶之上。形容非常高远、辽阔。
神龙(shén lóng)的意思:神龙是指具有神奇力量的龙,也用来比喻非凡的才能或者具有威严的人物。
使者(shǐ zhě)的意思:指派出去传递消息或执行任务的人。
幽通(yōu tōng)的意思:指暗中交通联络,秘密联系。
冤狱(yuān yù)的意思:指冤枉的案件或冤屈的狱中之事
走神(zǒu shén)的意思:指思想或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容易分心或偏离主题。
- 注释
- 蝼蚁:比喻微小的人物或力量。
穹:天空,这里指高远的天际。
三伏:农历夏季最热的三个月份。
蕴隆:积聚的暑热。
瓣香:供奉神灵的香料,常以花瓣制成。
神龙庙:供奉龙神的庙宇,可能象征祈雨或保佑。
大梵宫:佛教寺庙,梵为梵文,意为清净或神圣。
金身:佛像涂金,象征神圣不可侵犯。
普济:普遍救助,拯救苦难。
玉醮:用玉制的祭品,用于宗教仪式。
使者:指神明或僧侣的代表。
疏冤狱:平反冤屈,解决纠纷。
丰年:丰收的年景。
- 翻译
- 小小的蝼蚁怎能触及苍穹,更何况在炎热的三伏天里。
供奉的花瓣载着虔诚,前往神龙庙祈求,佛法与形象汇聚在大梵宫中。
金色的佛像能普度众生,临水举行的玉液祭祀能沟通幽冥。
依然依赖使者来平反冤案,祈求丰收的歌舞,愿与众人共享欢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及时的夏雨为困顿中的众生带来欢乐与救赎的情景。开篇“蝼蚁何能格上穹,况于三伏蕴隆中”用比喻手法,将蚂蚁无法承受酷热之苦,转而强调炎热夏季对所有生物的折磨。紧接着,“瓣香载走神龙庙,法象俱来大梵宫”则描绘出雨后香气与神灵降临的壮丽画面,其中“神龙庙”和“大梵宫”可能是指佛教寺庙,暗示着宗教仪式上的喜悦。
中间两句“出岫金身能普济,临池玉醮可幽通”继续展现了雨水带来的恩泽与神秘力量,“金身”和“玉醮”象征着高贵和纯洁,表达了雨水如同佛法般普遍救赎众生的意境。
末尾两句“尚凖使者疏冤狱,歌舞丰年与众同”则转向现实,表现了雨后社会秩序的恢复和人民的喜悦。其中,“尚凖使者”可能是指官府派出的使者来解救因灾荒之困的人们;“冤狱”意指不公正的囚禁,而“疏冤狱”则意味着纠正这些不公,给予自由。最后,“歌舞丰年与众同”描绘了人们在雨后共享丰收喜悦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比炎热与凉爽、干旱与滋润的强烈对比,表现了作者对于及时雨水的欣赏,以及这种自然恩赐所带来的社会和谐。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诏读书翰林有作
士生岩穴间,寤寐穷坟典。
经笥郁蓬蒿,缃帙侵苔藓。
时闻石室秘,牙签藏万卷。
圣君贤相情,慨然想躬阐。
幸逢寿考朝,五云诏华选。
宸穆勤延师,契夔劳训勉。
登以白玉堂,饫以禁林脔。
蓬瀛发披吟,触目灿琼琬。
古人日来亲,微言在兹展。
却忆圣明制,爱士一何腆。
陶甄纡以徐,性情互隐显。
既不烦簿书,亦安知仰俯。
晨起灿明星,嘿嘿怀难遗。
殿角凉风来,咫尺天匪远。
在三并殊恩,千秋良缱绻。
我思伊何人,精诚耿以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