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庙崇清烈,前郊赴享期。
乐变摐金备,天行步玉迟。
香茅均奠鬯,锦册不惭辞。
有诏回宸辇,他宫奉母仪。
拜受(bài shòu)的意思:谦虚地接受别人的赞扬或礼物。
登歌(dēng gē)的意思:指欢乐地歌唱、高兴地歌舞。
母仪(mǔ yí)的意思:指母亲的仪态和风度,也泛指女性的仪表和风度。
平时(píng shí)的意思:平时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常时刻,与特殊时刻相对。
世室(shì shì)的意思:世代相传的家族或朝廷。
天行(tiān xíng)的意思:指自然界中天体运行的规律,也用来形容事物按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
万叶(wàn yè)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多,无法计数或统计。
王者(wáng zhě)的意思:指统治者、领袖或最强者。
香茅(xiāng máo)的意思:指人品高尚,品德纯洁,道德修养高尚。
行步(xíng bù)的意思:行走,步行。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一元(yī yuán)的意思:指一个单位的货币,也用于表示单一、简单、最基本的事物。
瞻言(zhān yán)的意思:瞻仰着说话的人的言辞,表示对其言辞的高度赞赏和重视。
脂泽(zhī zé)的意思:形容人的容颜美丽、肌肤光滑细腻。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宋祁所作,名为《享庙禋郊诗》。诗中描绘了皇帝祭祀祖先的庄重场景,以及皇帝对孝道的高度重视和践行。
"左庙崇清烈,前郊赴享期。瞻言七世室,并荐一元祠。"
这四句开篇便描绘了祭庙的情景,"左庙"指的是位于都城东南的太庙,皇帝在这里祭祀祖先。"崇清烈"表达了祭祀活动的庄严肃穆,而"前郊赴享期"则是说到了祭祀的时刻,皇帝亲自前往。"瞻言七世室"意味着皇帝在祭祀中回忆祖先的功德,并通过"并荐一元祠"表达了对最高尊神的崇拜和祭献。
"乐变摐金备,天行步玉迟。香茅均奠鬯,锦册不惭辞。"
这里的"乐变"指的是音乐的变化,即祭祀时的音乐伴奏;"摜金备"则是准备了金饰品作为祭品。"天行步玉迟"描绘了皇帝在祭祀过程中庄重的步态,"香茅均奠鬯"表达了香火的等量分配,而"锦册不惭辞"则是说记录祖先功德的书籍使用的是上好的丝织品,并不感到羞愧。
"有诏回宸辇,他宫奉母仪。衣冠对游月,脂泽感平时。"
这几句转向皇帝在祭祀结束后的行为,"有诏回宸辇"是指皇帝接到命令返回宫中;"他宫奉母仪"则显示了皇帝对母亲的尊敬和孝顺。"衣冠对游月"描绘了一幅皇帝与臣子在明月下相对着装束整齐的景象,而"脂泽感平时"表达了祭祀后人们心中的满足和安宁。
"俟献庭虚次,登歌拜受禧。大哉王者孝,万叶焕烝彝。"
最后几句强调了皇帝的孝道,"俟献庭虚次"是说等待在庭院中按顺序进行祭祀;"登歌拜受禧"则是指皇帝登上高处颂扬祖先的美德并接受祝福。"大哉王者孝"赞叹了皇帝的伟大孝道,而"万叶焕烝彝"则象征着皇家的繁荣和永恒。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祭祀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示了皇帝对祖先的崇敬和对孝道的重视,同时也反映出皇家对于礼仪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清明乍出游,风日不曾恶。
何似桃花飞,道是羞侬落。
桃花亦太早,妾颜亦太好。
早杀不耐春,好杀不耐老。
门前潮水来,朝来暮还落。
动作经年行,始悟欢心薄。
鹧鸪南枝鸟,愁随北雁去。
侬家是江南,但爱江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