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过庄严寺僧索诗为留三绝·其二》
《夏日过庄严寺僧索诗为留三绝·其二》全文
宋 / 晁公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笑脱尘衫扑软红杖藜徙倚水光中。

最怜林叶深深处,遮尽斜阳不碍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碍(bù ài)的意思:不妨碍、不阻碍、不影响

软红(ruǎn hó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表面上看起来红润,实际上内在脆弱或虚弱。

深深(shēn shēn)的意思:非常深厚、非常深刻

深处(shēn chù)的意思:指深远的地方或内心深处。

水光(shuǐ guāng)的意思:水的光辉,形容水面上的反射光亮。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光彩、色彩。

徙倚(xǐ yǐ)的意思:倚靠、依赖。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注释
笑脱:轻松愉快地脱下。
尘衫:指尘世间的衣服,象征世俗生活。
扑软红:投身于盛开的花朵之中。
杖藜:手杖。
徙倚:徘徊,漫步。
水光中:在水面反射的光亮中。
最怜:特别喜爱。
林叶深深处:茂密树林深处。
遮尽:完全遮挡。
斜阳:夕阳。
不碍风:即使有风也不受影响。
翻译
轻松地脱下尘世的衣衫,投身于柔软的红色花丛中
手拄藜杖,徘徊在水光粼粼的湖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诗人晁公武游寺的情景。首句"笑脱尘衫扑软红"写诗人轻松愉快地脱下尘世的衣物,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软红"可能指的是夕阳映照下的柔和红色,象征着宁静与温暖。"杖藜徙倚水光中"描绘他手拄藜杖,缓步在水边徘徊,享受着夏日的清凉和水面的波光。

"最怜林叶深深处"表达了诗人对寺内深林的喜爱,尤其是那层层叠叠的树叶,"怜"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喜爱之情。最后一句"遮尽斜阳不碍风"进一步描绘了树林的茂密,它不仅遮挡了斜阳,却仍能让清风自由穿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机勃勃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夏日寺庙为背景,通过诗人自身的动作和感受,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体现了宋代文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

作者介绍
晁公武

晁公武
朝代:宋   字:子止   籍贯:济州钜野(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   生辰:1105—1180

晁公武(1105—1180),南宋著名目录学家、藏书家。字子止,人称“昭德先生”。济州钜野(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冲之之子。
猜你喜欢

登北固山多景楼

风月无边地,乾坤有此楼。

城随山北固,潮蹴海西流。

眼界宽三岛,胸襟隘九州。

阶前遗狠石,谁复话安刘。

(0)

送杨志仁之浙西佥宪

玉骨秋神铁石心,风流如此世无群。

乾坤千古有清气,河岳一时生白云。

蚌腹月明珠迸彩,凤毛春暖锦成文。

此行别有调羹信,湖上梅花为报君。

(0)

赋梅竹轩寄太史杨公

湖上开轩接浪波,映阶梅竹更婆娑。

润留翠黛春云合,寒入冰绡夜月多。

嘉实可供调鼎餗,长竿终自伴渔蓑。

清风三径人如玉,越水吴山奈尔何。

(0)

霹雳石

云根断裂翠崚嶒,匕箸都忘世已惊。

玉女今为捣衣石,晋人犹觅少微星。

松高琥珀无苗出,蟾老丹书满腹生。

却忆天台狂道士,石中衣祴竟通灵。

(0)

寻春园·其一

觅春无路得寒林,万里清和此晏温。

载酒寻芳常恨早,无金入户只藏春。

柳浓不似生时色,花敛仍依摺处痕。

独有悠然观前月,石林寒绝也随人。

(0)

空碧亭

云蒸雨蚀半枯槎,空碧亭前雪一车。

曲误掀翻帘外朵,月移不动水中花。

十年春信随风度,半亩崖阴逼树斜。

暮景无何水仙至,万花头上欲饶他。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