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土植危根,逢春犹不死。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各自(gè zì)的意思:各自指每个人或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状况或意见。
客土(kè tǔ)的意思:指外地的土地或他乡的人情。
可生(kě shēng)的意思:可生指的是容易发生、可能发生的意思。
枯桑(kū sāng)的意思:形容事物荒凉、凋零。
枯荣(kū róng)的意思:指事物的枯萎和荣耀两种状态,比喻事物的兴衰、荣辱。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桑里(sāng lǐ)的意思:指事物相互交错、纠缠在一起。
尚可(shàng kě)的意思:指令人满意或者勉强可以接受的程度。
无情(wú qíng)的意思:指人对待他人或事物冷漠无情,毫无同情心和怜悯之心。
野田(yě tián)的意思:指田地荒芜、草木丛生,形容荒废、不经营的田地。
因依(yīn yī)的意思:因为依赖、依靠
枝叶(zhī yè)的意思:指一个整体中的细节或次要部分。
- 注释
- 客土:异地的土壤。
危根:入地不深容易拔起的根。
- 翻译
- 鸟在野草田间衔枝,却误入了枯桑丛里。
入地不深容易拔起的根植生在异地的土壤上,适逢春天尚且不会枯死。
草木虽然无情,因为彼此的依靠尚可以生存。
为什么是同一棵树上的枝叶,命运却有枯荣的不同?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杂曲歌辞·树中草》。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生命力与自然界的深刻观察和独到感悟。
“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 这两句描绘了草被鸟儿带到了一个已经枯萎的桑树旁。这里的“误”字用得甚妙,它不仅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中生命力的无处不在,也透露出一种宿命论的哲思,即使是偶然进入的环境,生命力也能寻找到生存的可能。
“客土植危根,逢春犹不死。” 草在异乡的土地上扎下了脆弱的根,但即便如此,当春天到来时,它依旧没有死亡。这两句诗展示了草这种生命体顽强求生的精神,以及它对生存机会的坚持。
“草木虽无情, 因依尚可生。” 这里表达的是尽管草木没有情感,但只要有所依附,就仍然能够生长。这里的“因依”二字,既指草木对环境的依赖,也隐含着生命对生的渴望。
“如何同枝叶,各自有枯荣。” 最后两句诗探讨了一个哲学问题,即自然界中,连同出一条枝上的叶子都能各自有枯萎和繁盛之分。这里的“如何”表达了一种困惑或惊讶,同时也是对生命多样性的一种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草木生长环境与生命力的观察,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顽强求生的壮丽景象,以及生命力在不利条件下仍能找到生存之道的奇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