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献陵》
《谒献陵》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海宇洪熙戴至尊愚臣殿陛蒙恩

常依黼扆承清问,每荷纶音直言

万古兹山藏玉剑,九霄何路从金根

馀生莫罄㳙埃报,血泪横膺不忍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忍(bù rěn)的意思:不忍指不能忍受、无法忍受的意思,表示不愿意或不忍心做某事。

殿陛(diàn bì)的意思:指皇帝登上宝座,也可用来比喻高官显贵居高临下的态度。

黼扆(fǔ yǐ)的意思:黼扆是指君主的服装,也用来比喻高贵、华丽的衣着。

海宇(hǎi yǔ)的意思:指大海广阔无边,宇宙浩瀚无垠。

金根(jīn gē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才能、本领,特指一个人的学问、技能或者道德修养。

九霄(jiǔ xiāo)的意思:形容非常高远,极其广阔。

纶音(lún yīn)的意思:指琴声悠扬,音调和谐。

蒙恩(méng ēn)的意思:指得到别人的恩惠或恩德。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血泪(xuè lèi)的意思:形容非常痛苦、悲伤的经历或遭遇。

愚臣(yú chén)的意思:指无知、愚笨的臣子,也用来形容在权力面前盲从、无原则的人。

直言(zhí yán)的意思:直截了当地说出真相或意见,不拐弯抹角

至尊(zhì zūn)的意思:最高、最尊贵的地位或身份。

鉴赏

此诗《谒献陵》是明代杨士奇所作,通过诗句表达对先帝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首联“海宇洪熙戴至尊,愚臣殿陛最蒙恩”,描绘了天下太平、君主英明的盛世景象,以及诗人作为臣子受到的无上恩宠,表达了对君王的忠诚与感激。

颔联“常依黼扆承清问,每荷纶音奖直言”,说明诗人经常在皇帝面前接受询问,且时常得到褒奖和鼓励,强调了君臣之间的良好互动与信任。

颈联“万古兹山藏玉剑,九霄何路从金根”,运用象征手法,将山比喻为历史的见证者,玉剑象征着忠诚与正义,九霄代表天界,金根可能指代帝王的权威或权力,整体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帝王权威的尊重。

尾联“馀生莫罄㳙埃报,血泪横膺不忍论”,诗人表示自己余生无法完全回报君王的恩德,内心充满悲痛与无奈,不愿深究其中的复杂情感,体现了对君王深厚的情感与忠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君王的忠诚、对历史的敬畏以及内心的复杂情感,是一首表达忠君爱国情怀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镇远道中

行尽荒林晚未休,鹧鸪声断碧山秋。

逢人数问前程路,九十长亭是贵州。

(0)

春怨

只影淡烟笼,杜鹃枝上红。

梨花风雨后,人在月明中。

(0)

綵燕二首·其一

方寸明光锦,闺中剪缀工。

不须春社到,安坐粉香丛。

(0)

间居夜雨二首·其一

夜半潇潇竹,轻寒枕上侵。

明朝无别事,风雨不关心。

(0)

落花吟·其三

扫花促双鬟,春深臂无力。

卧帚立香阶,清风自来拭。

(0)

送别

落日青丝骑,西风白苧词。

广宁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