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洗竹》
《洗竹》全文
宋 / 邹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欣欣花草不关心,绝倒宫庭一亩阴。

夏箨陨风裁几日,秋筠要月千寻

携持斤斧从他怪,缭绕栏干著意深。

全是吴中潇洒过门应喜伴龙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关(bù guān)的意思:不相关、不相干、与某事无关

风裁(fēng cái)的意思:指风度潇洒,举止优雅,形象出众。

宫庭(gōng tíng)的意思:宫庭指宫殿内的庭院,引申为官府、朝廷。

关心(guān xīn)的意思:关心是指对他人的情况、需求或利益感到关注并给予关怀。

过门(guò mén)的意思:指婚姻中的女子出嫁到男方家庭,也可泛指女子嫁入新家庭。

花草(huā cǎo)的意思:指花草植物,泛指自然界中的植物。

斤斧(jīn fǔ)的意思:指斧头和斧子,比喻凭借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创造事业。

绝倒(jué dǎo)的意思:形容某种情况或事物非常令人惊讶、出乎意料、令人难以置信。

栏干(lán gàn)的意思:指人的行为举止不端正,不守规矩,缺乏原则。

缭绕(liáo rào)的意思:形容事物盘旋环绕不散。

龙吟(lóng yín)的意思:龙吟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声音高亢、激昂,如龙吟之声。

千寻(qiān xún)的意思:形容道路曲折、蜿蜒盘旋。

吴中(wú zhōng)的意思:指吴国的中部地区,也用来形容地势险要的地方。

潇洒(xiāo sǎ)的意思:形容人的举止、态度轻松自如,不受拘束

携持(xié chí)的意思:携带、带着

欣欣(xīn xīn)的意思:形容非常高兴、喜悦的样子。

要月(yào yuè)的意思:指要求过高,不切实际的要求。

鉴赏

这首诗《洗竹》由宋代诗人邹浩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竹子的深情赞美与欣赏。

首句“欣欣花草不关心”,诗人以花草的繁盛对比竹子的独特魅力,暗示竹子虽不张扬,却自有其清雅之气。接着“绝倒宫庭一亩阴”一句,将竹林比作皇宫庭院中的一片幽静,强调了竹林的宁静与神秘感。

“夏箨陨风裁几日,秋筠要月拟千寻”两句,运用季节变换来描绘竹子的成长过程。夏季竹笋在风雨中成长,秋季竹竿则在月光下显得更加高大,形象地展示了竹子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四季更迭中的美丽变化。

“携持斤斧从他怪,缭绕栏干著意深”两句,诗人以竹子为对象,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他愿意手持工具,尊重竹子的生长规律,不强求改变其自然状态,同时又精心设计围栏,让竹林得以保护与欣赏。

最后,“全是吴中旧潇洒,过门应喜伴龙吟”两句,诗人将竹林与吴地(今江苏南部)的潇洒风韵相联系,表达了对竹林的喜爱与向往。同时,以“伴龙吟”比喻竹林的生机与和谐,进一步强化了竹子作为自然界美好象征的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力量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邹浩

邹浩
朝代:宋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生辰:1060—1111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过涉园问季林疾遣作早梅诗四首·其四

先机买隐君能早,后着投生我自痴。

也共巡檐吟不了,耐他冷蕊共疏枝。

(0)

咏史二十七首·其十九

郗鉴生怜逆子,沈充死愧贤孙。

桂蠹何伤芳树,兰芽不染滫根。

(0)

咏史二十七首·其三

桎梏荀卿性恶,逍遥王衍无为。

指鹿不迷物则,问蛙方證希夷。

(0)

癸巳元日左素公邹大系期同刘子参过白云庵茶话二首·其一

晴鸟曙山天,林光捲宿烟。

壑阴藏雪润,麦露泫珠圆。

江树南开早,唐松东向偏。

殷勤悬有待,请组旧行边。

(0)

为宋子主人送高渐离入秦

每见关中客,无心理筑哀。

徵书昨夜到,不待曙光催。

(0)

为晋宁诸子说春秋口占自笑四首·其三

南岳经声苦,东林眉宇嚬。

似他添强笑,犹恐隔邻嗔。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