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思》
《秋思》全文
明 / 王天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井梧乍见几枝残,幽思重重倚栏

牛斗高悬更漏永,霜风凄断月光寒。

晓妆已怯罗衣薄,宵梦偏惊玉枕单。

恨望佳期千里隔,芙蓉满眼对谁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芙蓉(fú róng)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貌美。

高悬(gāo xuán)的意思:悬挂在高处。

更漏(gēng lòu)的意思:更漏是指古代用来计时的漏刻,比喻时间的流逝。

恨望(hèn wàng)的意思:非常渴望,希望得到但又无法得到,心中充满了不满和遗憾。

佳期(jiā qī)的意思:指美好的时光或有利的时机。

见几(jiàn jǐ)的意思:看到多少就有多少,形容事物的数量与所见相符。

罗衣(luó yī)的意思:指人们穿着华丽、光鲜的衣服。

满眼(mǎn yǎn)的意思:形容充满眼前,无法避免或忽视。

牛斗(niú dòu)的意思:形容力量强大,斗志昂扬。

凄断(qī duàn)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痛苦的情感。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霜风(shuāng fē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风。

晓妆(xiǎo zhuāng)的意思:清晨化妆

倚栏(yǐ lán)的意思:倚靠在栏杆上,形容闲适自在的样子。

幽思(yōu sī)的意思:深沉的思考或沉思

玉枕(yù zhěn)的意思:指睡在玉石上的枕头,比喻官位高贵、舒适安稳。

月光(yuè guāng)的意思:指月亮的光,也比喻没有积蓄或手头拮据。

乍见(zhà jiàn)的意思:初次见面或突然见到某人或某物。

重重(chóng chóng)的意思:重复叠加,层层叠叠

鉴赏

这首《秋思》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清与孤寂。诗人以“井梧”起笔,点明季节,几枝残叶映照出秋意的萧瑟。接着,“幽思重重独倚栏”,通过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活动,展现了主人公在秋风中独自凝望的孤独与深沉思绪。

“牛斗高悬更漏永,霜风凄断月光寒。”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清与时间的漫长,牛斗星高挂于夜空,更漏声悠长,霜风凄厉,月光如水,却带有一丝寒意,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悲凉的氛围。

“晓妆已怯罗衣薄,宵梦偏惊玉枕单。”这两句细腻地描绘了主人公的内心感受。清晨的妆容因寒冷而显得畏缩,夜晚的梦境因孤独而被惊醒,罗衣之薄与玉枕之单,都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脆弱与寂寞。

最后,“恨望佳期千里隔,芙蓉满眼对谁看。”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佳人的思念之情,佳期遥不可及,满眼的芙蓉花也无人欣赏,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整体而言,《秋思》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层层铺垫,成功地传达了深秋时节的凄美与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天性
朝代:明

王天性(一五二六—一六○九),字则衷,号槐轩,晚年别号半憨。汕头外砂镇林厝村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举人。官盱眙县教谕、丰城县令、上高县令、南昌府通判。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以忤上司早赋归田,肆志于山水诗酒间,尝作《半憨先生传》以自况。著有《半憨集》。清冯奉初《潮州耆旧集》卷一六、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王天性诗,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轩先生遗草》为底本。
猜你喜欢

甲寅腊月十日自石龙赴广州会城途中纪行·其七

磷磷湍濑雪兼风,短筏蛇行乱石中。

今夜好从何处宿,笑将蛮语问山翁。

(0)

山居二绝·其二

属玉群飞水下滩,松杉荫合草堂閒。

苍头扫径非因客,自爱从容出看山。

(0)

秦养浩隐居养母造访贻诗·其一

闻说衡门赋考槃,故缘深径觅清欢。

行厨愧不如严武,命驾徒能学吕安。

大石满田春藓湿,乱藤垂屋夜云寒。

茅堂为下青灯榻,千载高情未觉难。

(0)

送杨敬修之京

春江雪后水偏多,十日轻舟入御河。

匡国喜遭新主圣,别君无奈旧情何。

花围仙馆从容饮,月照池亭慷慨歌。

他日风云千里隔,自看白鸟下沧波。

(0)

送赵以衡归钱塘·其一

陟远驾輶车,汲深引修绠。

君子跻膴仕,秉德在思永。

兴言赞皇猷,岂徒事驰骋。

波流正云横,舟楫当自整。

学古资未能,寡事求内静。

母为负朱颜,悠悠送清景。

(0)

清溪道中

平冈百里青草齐,草间鹧鸪朝暮啼。

阴云淡日好天气,风捲野花随马蹄。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