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当秋景苦,味出雪林迟。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览 李 秀 才 卷 唐 /贯 休 香 沐 整 山 衣 ,开 君 一 轴 诗 。吟 当 秋 景 苦 ,味 出 雪 林 迟 。经 济 几 人 到 ,工 夫 两 鬓 知 。因 嗟 和 氏 泪 ,不 是 等 闲 垂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等闲(děng xián)的意思:平常、平凡、无所事事
工夫(gōng fu)的意思:指时间、精力和努力所花费的工夫。
和氏(hé shì)的意思:和氏指的是和氏璧,也称为和氏璧玉,是中国古代传世的一件珍贵玉器,象征着和平、团结和协调。
经济(jīng jì)的意思:指社会物质生产、分配、交换以及消费等方面的活动和规律。
秋景(qiū jǐng)的意思:比喻人们的思想感情相通,志趣相合,情投意合。
山衣(shān yī)的意思:指山野间的草木。
一轴(yī zhóu)的意思:指一个轮子,比喻事物的核心或关键。
轴诗(zhóu shī)的意思:形容诗文的构思和表达精巧而准确。
- 注释
- 香沐:用香气沐浴。
整山衣:整座山的景色。
开:打开。
君:你。
一轴诗:一卷诗篇。
吟:吟咏。
秋景苦:秋天的景色显得苦涩。
味:感受。
雪林迟:如雪林般清新但来得缓慢。
经济:指人生的智慧和实用价值。
几人到:很少有人能理解。
工夫:时间与努力。
两鬓知:从双鬓的白发看出。
和氏泪:比喻极其珍贵的情感或事物。
等闲:寻常,轻易。
- 翻译
- 我用香气沐浴整座山,为你打开一卷诗篇。
在秋天的景色中吟咏,感受尤为深沉,如同雪林中的清新慢慢释放。
有多少人能理解其中的经济之道,只有岁月才能揭示这背后的辛勤付出。
感叹和氏璧的珍贵泪水,非寻常情感所能轻易流露。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权德舆(即贯休)的《览李秀才卷》。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在赞美李秀才的书法作品,并通过书法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香沐整山衣,开君一轴诗。" 这两句表达了对李秀才书法艺术的高度评价,将其书写的文字比喻为如同山中清泉般清新脱俗,每一笔都充满了诗意。
"吟当秋景苦,味出雪林迟。" 这里作者通过感叹秋天的萧瑟景色和雪后的寂静林间,来形容李秀才书法所蕴含的情感深沉和笔力遒劲。
"经济几人到,工夫两鬓知。" 这句话则是说,只有少数人能够真正理解和欣赏李秀才的书法艺术,而作者自己则是通过长时间的修炼和领悟,才能懂得其中精髓。
"因嗟和氏泪,不是等闲垂。" 最后这句诗表达了对古代女画家和氏所流下的泪水(传说中她为保存国泰民安而绘图)的感慨,暗示李秀才的书法不仅是艺术上的高超,更有着深刻的情感投入和精神寄托。
整首诗充满了对书法艺术的尊崇与赞美,也反映出作者对于传统文化和个人情怀的深厚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僧咏牡丹
万缘销尽本无心,何事看花恨却深。
都是支郎足情调,坠香残蕊亦成吟。
一字至九字诗联句
东,西。步月,寻溪。鸟已宿,猿又啼。
狂流碍石,迸笋穿溪。望望人烟远,行行萝径迷。
探题只应尽墨,持赠更欲封泥。
松下流时何岁月,云中幽处屡攀跻。
乘兴不知山路远近,缘情莫问日过高低。
静听林下潺潺足湍濑,厌问城中喧喧多鼓鼙。
题鲍行军小阁
宇下无留事,经营意独新。
文房已得地,相阁是推轮。
席上招贤急,山阴对雪频。
虚明先旦暮,启闭异冬春。
谈笑兵家法,逢迎幕府宾。
还将负暄处,时借在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