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他石卫尉,火宅号清凉。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又题清凉台》。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清凉台独特的情感体验。
首句“别借金刚窟”,以金刚窟为背景,暗示清凉台的庄严与神圣,同时也预示着清凉台与金刚窟的不同之处。接着,“微分室利场”一句,通过对比室利场(可能指佛教圣地)的广阔与清凉台的细微,强调了清凉台的独特位置和环境。
“羞他石卫尉,火宅号清凉”两句,运用了鲜明的对比和象征手法。将清凉台与石卫尉(可能象征世俗的繁华与喧嚣)相对比,突出了清凉台远离尘嚣、清净自在的特点。同时,“火宅”一词,既形象地描绘了世俗生活的纷扰与痛苦,也与清凉台的“清凉”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诗人对清凉台宁静祥和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凉台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以及与世俗生活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对比手法,使清凉台的形象更加立体、生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和情感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曾桑中弹琴
春寒冱连冬,春雪深数尺。
千门拥琼瑰,跬步燕越隔。
朝来有情意,淡日透云隙。
殷勤贵公子,访我跨龙脊。
登堂笑不休,为言督诗责。
君尝许我诗,俛仰岁三易。
至今犹未偿,无乃言遂食。
我老苦健志,百不记六七。
公子诚有意,何吝话畴昔。
昔也君过我,我方事琴历。
尝为阳春弄,次第长短侧。
君乎钟子期,此举不轻掷。
闻之思茫然,彷佛见擘趯。
我有朱丝弦,尘埃久侵蚀。
试烦一再鼓,助我毛颖力。
公子不我拒,抱琴枕双膝。
须臾扣商弦,当春变秋律。
凉风着草木,离离尽成实。
我贫人不知,陋巷家四壁。
何幸空乏中,登此黍与稷。
但恐时令乖,疮痍至生疾。
公子其反是,叩角夹钟激。
不然总四弦,命宫以调适。
坐令景风与庆云,为福为祥遍方国。
《赠曾桑中弹琴》【宋·王之道】春寒冱连冬,春雪深数尺。千门拥琼瑰,跬步燕越隔。朝来有情意,淡日透云隙。殷勤贵公子,访我跨龙脊。登堂笑不休,为言督诗责。君尝许我诗,俛仰岁三易。至今犹未偿,无乃言遂食。我老苦健志,百不记六七。公子诚有意,何吝话畴昔。昔也君过我,我方事琴历。尝为阳春弄,次第长短侧。君乎钟子期,此举不轻掷。闻之思茫然,彷佛见擘趯。我有朱丝弦,尘埃久侵蚀。试烦一再鼓,助我毛颖力。公子不我拒,抱琴枕双膝。须臾扣商弦,当春变秋律。凉风着草木,离离尽成实。我贫人不知,陋巷家四壁。何幸空乏中,登此黍与稷。但恐时令乖,疮痍至生疾。公子其反是,叩角夹钟激。不然总四弦,命宫以调适。坐令景风与庆云,为福为祥遍方国。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7867c6ca8778758839.html
送延上人归云峰
去年出山时,飞雪正撩乱。
慇勤大洪老,呵笔写真赞。
为言化菩萨,持钵江北岸。
欲将说禅相,醒彼瞌睡汉。
别来能几日,沤灭冰且泮。
似闻妙湛师,接踵还旧观。
公归勿惆怅,生死同夜旦。
幸有囊中金,了此一重案。
和董令升喜雨用前韵
夜听檐声翻急雨,想见膏润均率土。
先生休戚共斯民,忧在惔焚非惮暑。
人情类被饥所移,我尔相忘自甘苦。
宁从祷旱身暴日,肯对驱蝗歌侑俎。
用心何独追老杜,大庇寒儒欢广宇。
要令匹夫被惠泽,上致吾君尧舜数。
嗟予粪朽伏丘壑,尺短寸长无足取。
荐蒙珠玉过称扬,丈夫殆以气相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