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舌(bǎi shé)的意思:形容能言善辩、口才极佳的人。
鹁鸪(bó gū)的意思:比喻言行高尚,不受外界诱惑和影响。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春服(chūn fú)的意思:指春天穿的衣服,比喻物品或事物的更新换代。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蕉叶(jiāo yè)的意思:指蕉叶的形状,比喻事物的片面或表面现象。
曲水(qǔ shuǐ)的意思:曲水,指水流弯曲蜿蜒的样子。
深处(shēn chù)的意思:指深远的地方或内心深处。
升平(shēng píng)的意思:指国家安定,社会和谐,没有战乱和动乱的状态。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舞雩(wǔ yú)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活动中的舞蹈,也用来形容热闹、喧闹的场面。
芜菁(wú jīng)的意思:指事物繁茂、茂盛的样子。
- 注释
- 春服:春天所穿的衣服。
指夹衣。
成,穿得住。
蕉叶,蕉叶状如杯,借指酒杯。
舞雩:鲁国祭天求雨的土坛,在今山东曲阜。
此处借指春游的亭台。
纻罗:指麻织和丝织的服装。
酣咏:畅快地饮酒吟诗。
升平:太平。
百舌:鸟名。
到晚春桃李花谢时,便不啼鸣。
柘林:灌木林。
鹁鸪:鸟名。
天将雨,其鸣甚急,故俗称水鹁鸪。
芜菁:蔬菜名。
又名蔓菁,俗称大头菜。
- 翻译
- 春已归去,春衣几时制成?小溪弯弯水缓浪低平,盏盏蕉叶杯儿水面稳稳行。舞雩坛上风轻轻,轻轻拂动轻柔纻罗衣襟;让我们尽情高歌欢舞,歌唱天下升平。
小雨才飘过,何处农家不催耕?喧春的百舌鸟儿已无语,绚丽的桃李也已开过芬芳尽。那催春的布谷鸟啊,也早已飞进深深茂密的桑林。春天啊一片春色,已嘱托根硕叶肥的芜菁。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春日即事》,作者并非苏轼,而是宋代无名氏。诗中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春装尚未完成的场景。"曲水浪低蕉叶稳"形象地展现了水面平静,蕉叶随波微微摇曳的画面;"舞雩风软纻罗轻"则写出了春风和煦,轻盈的纻罗衣裳在其中飘动,人们在舞雩台上享受着太平盛世的欢乐。
下片转向田野,"微雨过,何处不催耕"描绘了春雨过后,农民抓紧农时忙碌耕作的情景。"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通过百舌鸟的沉默和鹁鸪鸟的鸣叫,寓言了春光已逝,只有柘树林深处还残留着春的气息。最后以"春色属芜菁"收尾,意味着春天的色彩已经属于生长茂盛的芜菁,寓意生机盎然的春意转为夏季的繁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景象,既有对春光的留恋,也有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农事的关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间烟火的深深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写厅壁桃源图
圣皇御海宇,邈无夷夏分。
群才争洗濯,凤凰游中原。
乘时佐休治,史籍腾清芬。
闻有武陵源,流水隔尘喧。
当时避秦者,此地忘朝曛。
花飞嵓畔雨,月落松间云。
引领无翊戴,低头麋鹿群。
住世长子孙,徒喧晋宋文。
悠悠竟芜没,遗踪安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