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天 边 行 唐 /杜 甫 天 边 老 人 归 未 得 ,日 暮 东 临 大 江 哭 。陇 右 河 源 不 种 田 ,胡 骑 羌 兵 入 巴 蜀 。洪 涛 滔 天 风 拔 木 ,前 飞 秃 鹙 后 鸿 鹄 。九 度 附 书 向 洛 阳 ,十 年 骨 肉 无 消 息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拔木(bá mù)的意思:比喻用力很大,费力才能达到目的。
巴蜀(bā shǔ)的意思:指蜀地,古代巴国与蜀国的合称,泛指巴蜀地区。
大江(dà jiāng)的意思:形容大江奔流向东流去,意味着时光流转,世事变迁。
附书(fù shū)的意思:指在书信或其他文件中附加一些额外的内容或说明。
骨肉(gǔ ròu)的意思:指亲属关系,比喻亲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河源(hé yuá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根源或起源。
鸿鹄(hóng hú)的意思:形容人的志向高远,有远大的抱负和追求。
洪涛(hóng tāo)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气势磅礴的洪水。
胡骑(hú jì)的意思:指北方民族的骑兵,也泛指骑兵。
老人(lǎo rén)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尊称老年人。
陇右(lǒng yòu)的意思:指陇西地区,也泛指西北地区。
洛阳(luò yáng)的意思:指文化名人或作品在洛阳特别受到重视和推崇。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滔天(tāo tiān)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威力巨大,无法阻挡或控制。
天风(tiān fēng)的意思:指正直、公正、无私的风气和作风。
天边(tiān biān)的意思:指远离自己所在地点的地方或事物。
秃鹙(tū qiū)的意思:形容头发少或秃顶。
消息(xiāo xī)的意思:形容人们因为谣言、传闻或消息的传播而惊慌失措,心惊胆战。
种田(zhòng tián)的意思:指农民种植农作物的活动,也比喻自己辛勤努力地工作。
- 注释
- 天边老人:诗人自谓。
大江:嘉陵江。
声泪俱下曰哭。
陇右:陇右道,唐代十道之一。
辖地为今甘肃陇山以西、乌鲁木齐以东。
河源:在青海省境内。
胡骑:指广德元年十二月,吐蕃陷松、维、保三州及云山,新筑二城。
秃鹜:一种大型猛禽,又名“座山雕”,状如鹤而大,青苍色,张开翅膀有五六尺。
九度:多次。
九,极言其多。
洛阳,故里所在。
十年:自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起,至今已十年。
骨肉:这里指兄弟。
- 翻译
- 流落天边的老人回不了家,黄昏时分向东来到大江边失声痛哭。
陇右和河源的地再也不能种了,吐蕃的骑兵已侵人了巴蜀。
洪水滔天啊大风拔起了树木,前面飞着秃鹜后面飞着鸿鹄。
多少次捎信给故乡洛阳,十年间骨肉亲朋音讯杳无。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天边归乡的凄凉景象,反映了战乱时代人们的悲苦命运。诗人以“日暮东临大江哭”表达了对家国的无限哀愍和个人的深沉悲痛。"陇右河源不种田,胡骑羌兵入巴蜀"则写出了边疆战乱导致农业荒废,以及外族入侵巴蜀地区的情况,表现出国家的动荡不安。
“洪涛滔天风拔木”用来形容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力,比喻着像洪水一样的强大力量可以摧毁一切。"前飞秃鹙后鸿鹄"则是比喻战乱中人们四散逃亡的景象,秃鹙和鸿鹄都是野鸟的名称,用来形容人群的分散和恐慌。
最后,“九度附书向洛阳”表达了诗人对遥远故土的思念,而“十年骨肉无消息”则展示了长时间内无法得到亲人消息的孤独与忧虑。这段落强调了战争带来的隔绝和痛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战乱后果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危的关切,以及个人在动荡时期所承受的心灵创伤。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