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下第》
《下第》全文
唐 / 贾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下第空囊如何帝乡

杏园百舌,谁醉在花傍。

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

知音逢岂易,孤棹三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舌(bǎi shé)的意思:形容能言善辩、口才极佳的人。

春草(chūn cǎo)的意思:指在春天生长的草,比喻年轻的人或事物。

帝乡(dì xiāng)的意思:指帝王的故乡,也可指非常美好的地方。

故山(gù shān)的意思:指离开家乡、远离故乡的感受,也可以用来形容思乡之情。

孤棹(gū zhào)的意思:指孤独无助,没有依靠。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没有任何帮助和支持。

空囊(kōng náng)的意思:指空气囊袋,比喻虚有其表、无用之物。

来春(lái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到来或春季的来临。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三湘(sān xiāng)的意思:指湖南、湖北、湖南三个省份的地域或人民。

下第(xià dì)的意思:指考试或评比中名次排在倒数第一。

杏园(xìng yuán)的意思:指好友聚集的地方,也用来形容友谊深厚的关系。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注释
下第:落榜。
只:仅仅。
囊:钱包。
帝乡:京城。
杏园:种植杏花的园林。
啼:鸣叫。
百舌:鸟名,叫声婉转。
醉:沉迷。
泪落:泪水滑落。
故山:故乡。
病来:生病以来。
春草长:春天草木生长繁茂。
知音:知己。
逢:遇见。
岂易:不容易。
孤棹:孤独的小舟。
负:承载。
三湘:泛指湖南地区。
翻译
考试落榜后,我空荡的钱包如何能在京城立足。
杏花盛开的地方传来鸟鸣,是谁在花丛中陶醉呢。
想起故乡遥远,心中泪水涟涟,春天的草木已长得茂盛。
知心的朋友相见何其不易,我独自一人划船离去,背负着对湖南的思念。
鉴赏

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幅幽深山谷之景。"下第只空囊"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宁静,"住帝乡"则是对仙境生活的一种向往。"杏园啼百舌"中的"杏园"可能指的是杏花盛开的园林,而"啼百舌"则形象地表达了鸟鸣声中带着的情感和情绪,仿佛在诉说着什么,这里的"谁醉在花傍"则是诗人对那种忘我之境的一种向往。

然而,随后的"泪落故山远"和"病来春草长"却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孤独。诗人因远离家乡而感伤,春天的草木生长也提醒着时光的逝去和个人的衰弱。

最后,"知音逢岂易"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懂得自己心意的人难以遇见的感慨,而"孤棹负三湘"则更深化了这种孤独与沉重之感,仿佛诗人在用力向着遥远的地方前进,却又带着沉甸甸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

作者介绍
贾岛

贾岛
朝代:唐   字:浪(阆)仙   号:无本   籍贯: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   生辰:779~843年

贾岛(779~843年),字阆(读láng)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人。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今四川大英县)主簿。
猜你喜欢

楚江得方老师枚卜命下志喜

黄麻宣就凤城阴,万里征帆慰远襟。

玉铉新衔辉虎观,金瓯宿望播鸡林。

人钦司马喧传相,帝注夔龙默简心。

贺额频加门下士,苍生为喜霈甘霖。

(0)

中岩纪事

玉泉洞下留仙谷,伏虎岩前遇吕仙。

却怪长公无一字,偏将墨洒佛头边。

(0)

梦馀

一梦燕潮两故乡,萧萧风雨透窗凉。

醒来空忆归飞雁,岁岁逢秋喜欲狂。

(0)

贺何印尼之官迎养

南宫起草旧称贤,伦镜新披喜共传。

韦氏一经来岭峤,伯鸾偕隐出旴川。

贪趋子舍云同远,笑捧仙花露更妍。

想见瑞光迎彩鹢,寿星还逐使星悬。

(0)

答张幼于书问

蒹葭霜色满郊荆,江鲤南来为寄声。

伏枕山山明月夜,开椷字字故人情。

千秋藻鉴推元礼,五岳名游忆尚平。

欲载扁舟如屋去,桃花春水阖闾城。

(0)

答陈常父戴安仲约村游不果之作各用其韵·其二

江楼悬夜月,隔水漾芙蓉。

谁送青溪鲤,因怀白雪峰。

人今犹两地,剑已合双龙。

倚槛歌长句,行追澹者踪。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