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同(bù tóng)的意思: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不失(bù shī)的意思:不丢失,不减损。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端居(duān jū)的意思:指居高位或位于首位,也可以指处于最佳的位置或地位。
改色(gǎi sè)的意思:改变颜色或者改变态度、立场。
皇王(huáng wáng)的意思:指帝王或君主的地位和权力。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蒙养(méng yǎng)的意思:指被别人养育或照顾,没有亲身经历辛勤努力而得到好处。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上人(shàng rén)的意思:指高人、有道德修养和学问的人。
世上(shì shàng)的意思:指世界上、人间中。表示整个世界、人间。
失性(shī xìng)的意思:丧失原有的性情和个性。
无始(wú shǐ)的意思:没有起始点或起源,指事物没有开始的时候。
- 鉴赏
这首诗《偶成》由明代诗人王渐逵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自然与人为世界的对比,以及对理想治理状态的追求。
首句“江山不改色,草木不失性”,描绘了自然界永恒不变的美丽与生命力,山川依旧,草木依然保持着它们的本质和特性,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稳定。这种描述强调了自然界的纯净与不变,与人类社会的复杂多变形成了鲜明对比。
接着,“如何世上人,蒙养犹未正”一句,诗人转向对人类社会的反思。在这样的自然美景面前,为何世间之人仍未能得到正确的教化和引导,暗示了社会道德与自然法则之间的脱节,以及人类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皇王既异治,帝伯不同政”进一步探讨了不同统治者对国家治理的不同方式,指出尽管在形式上有所差异,但核心都是为了维护秩序和治理国家。这反映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思考,即无论何种形式的统治,其目的都应是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最后,“我欲观无始,端居执其柄”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探寻宇宙真理的渴望。他希望在静心的状态下,把握住治理国家乃至宇宙万物的关键,实现对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秩序的深刻理解与掌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社会的对比,以及对理想治理状态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真理的探索和对人类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首哲理诗,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个人修养、社会治理以及宇宙真理的共同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谕俗·其十
兹乡山水佳,昔乃为盗窟。
吾卢已煨烬,荒草墙兀兀。
墙东大梨树,惟此为旧物。
火烧枝叶尽,老本更奇崛。
众鸟罢高栖,空庭失清樾。
邻儿利薪爨,往往肆戕伐。
岂知昂霄势,长养自毫末。
寒堤孤碓在,废圃鸣泉出。
衡茅且经营,霜霰莫仓猝。
巡寨偶书
穷寇转趋海,吾邦备宜先。
连年戍役频,徵兵及渔佃。
扶戈或稚齿,婴胄仍华颠。
未知戎伍肃,朱旗乱长阡。
林端晚燧发,石际飞梯悬。
崎岖樵牧地,万灶生浮烟。
我行视营栅,儿戏端可怜。
倚兹形势险,寇至常迁延。
群凶昔吾军,赤指抨鸣弦。
防胡屡瓦解,合寇俄星连。
犹多燕赵儿,意气非当年。
骈车载珍宝,结骑驰婵娟。
时危天稔乱,事岂汝能专。
怒风飞惊涛,河梁失归船。
四顾天地黑,揽衣思茫然。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