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出门(chū mén)的意思:离开家门,外出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凤山(fèng shān)的意思:指位高权重大的人物,也可指山势险峻、高耸入云的山峰。
高峰(gāo fēng)的意思:高峰指的是山峰的顶端,也引申为事物的巅峰或顶点。
见处(jiàn chǔ)的意思:见识和处理事情的能力。
蜡屐(là jī)的意思:指人的脚穿上木头或蜡制的鞋子,形容行动迟缓、步履艰难。
老衲(lǎo nà)的意思:指佛教中的和尚自称,也用于自谦或自嘲的说法。
龙宫(lóng gōng)的意思:指奢华、宏伟的宫殿或居所。
墨绶(mò shòu)的意思:指文采斐然的才子。
木末(mù mò)的意思:木末指木头的末梢,比喻事物的最后一点或最后的结果。
翩然(piān rán)的意思:形容轻盈、飘逸的样子。
丘壑(qiū hè)的意思:形容地势崎岖、起伏不平的山地。
实际(shí jì)的意思:真实存在的,实际上的
玩物(wán wù)的意思:指人沉迷于琐碎的娱乐活动或无谓的事物,而失去了追求真理、进取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志向。
下瞰(xià kàn)的意思:从上往下看,俯视。
诣实(yì shí)的意思:诚实可信、言行一致。
御风(yù fēng)的意思:御风指的是驾驭风力,比喻能力超群,无所不能。
鱼龙(yú lóng)的意思:指伪装成龙的鱼,比喻伪装得很像,很难辨别真伪。
- 注释
- 登临:登山。
倚:依靠。
木末:树梢。
墨绶:古代官员的黑色丝带,象征官职。
丘壑:山水、山谷。
翩然:轻盈的样子。
清游:清闲的游览。
飞舄:古代神话中的仙人所穿能御风的鞋子。
凤山:传说中的神山。
懒融:形容僧人悠闲自在。
实际:事物的本质。
色:色相。
空:空无。
蜡屐:木屐, 用蜡涂过的。
玩物:欣赏自然。
燕坐:安静地坐着。
妙高峰:极美的高山, 指精神上的追求。
- 翻译
- 我登上高高的木梢,俯瞰着鱼龙宫的景象。
我刚卸下官职的墨绶,投身于山水之间。
我轻盈地游览,仿佛能驾驭清风,乘坐飞舄。
前方是凤凰山的尾端,老僧懒散如融化的雪人。
我所见之处,皆是事物的本质,超越色相和空无。
笑我穿着木屐漫步,也如同沉醉于自然之乐。
我静坐家中,心却游历在那奇妙的高峰之上。
- 鉴赏
这首诗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画卷,融合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和个人情操的抒发。开篇“登临倚木末,下瞰鱼龙宫”描绘出诗人攀登高处,依傍着树木的尽头,俯视下方如同仙境般的景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
“我方解墨绶,著身丘壑中”则透露出诗人的生活状态,他可能是一位隐居山林的文人,或是有意避世而独立于山水之间,用“墨绶”象征着诗书和学问,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与探索。
接下来的“翩然一清游,飞舄可御风”描写的是诗人在自然界中的轻松自如,如同翱翔于空中的鸟儿,驾驭着风,自由地巡游在大自然中,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前瞻凤山尾,老衲如懒融”则是诗人的远眺,他望见了远处的凤山之尾,那种悠然自得的状态,如同一位老僧般地从容不迫,内心充满着淡定的宁静。
“见处诣实际,非色仍非空”表达的是诗人对待世间万象的态度,他既不沉迷于物质世界,也不过分执着于虚幻之中,而是寻求一种超然物外的真实存在。
“笑我蜡屐行,亦与玩物同”则显露出诗人的豁达心境,他对自己的平凡生活持有一种宽容和自嘲,同时也表明了他对待世间万事万物持有的一种游戏人生的态度。
最后“燕坐不出门,心游妙高峰”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他不必亲身踏足于外界,就能在心中遨游于那美妙高远的山峰之上,这里的“妙高峰”象征着精神追求的高峰和理想的彼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以及他对于自由、知识、精神超脱等主题的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长洲夜泊
吴楚昔曾游,凄凉满客舟。
因思千古事,空起十年愁。
目尽他山少,江流远地秋。
今宵犹有月,不似庾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