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落渔矶浅,江寒雁影稀。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游 大 明 湖 明 /苏 濂 风 物 湖 中 好 ,家 家 白 板 扉 。浮 云 去 水 近 ,返 照 入 林 微 。潮 落 渔 矶 浅 ,江 寒 雁 影 稀 。晚 来 砧 韵 起 ,是 处 捣 征 衣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板扉(bǎn fēi)的意思:指门扇关得牢固,形容心思谨慎,不轻易透露。
返照(fǎn zhào)的意思:指月亮反射在水中的景象,比喻事物的形象或声誉在别人那里反射回来。
风物(fēng wù)的意思:指风景、景色。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家家(jiā jiā)的意思:指家家户户、每家每户。表示普遍、广泛。
去水(qù shuǐ)的意思:去除水分或减少水分的含量
入林(rù lín)的意思:进入森林
是处(shì chù)的意思:指人的品行或处事态度不端正,没有原则,不守诚信。
晚来(wǎn lái)的意思:迟到、来晚了
渔矶(yú jī)的意思:指渔民放置在水中的用来捕鱼的工具。
砧韵(zhēn yùn)的意思:指古代打造铁器的铁砧上敲打的声音,比喻有才华的人的诗词歌赋。
征衣(zhēng yī)的意思:指战时动员民众,征用衣物供军队使用。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苏濂的《游大明湖》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湖上景象。首句“风物湖中好”,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湖景的喜爱之情,接下来的“家家白板扉”则展现出湖边人家的朴素与恬静。诗人通过“浮云去水近,返照入林微”两句,描绘了云彩轻盈地飘过水面,夕阳余晖温柔地洒进树林的动态画面,营造出一种淡雅的诗意。
“潮落渔矶浅,江寒雁影稀”进一步描绘了湖面的自然变化,潮水退去后,渔夫们的石矶显得更加清晰,而随着江面的寒冷,雁群的踪影也变得稀疏。这两句寓含着季节更迭和时光流转的意味。
最后,“晚来砧韵起,是处捣征衣”以傍晚时分的捣衣声作结,暗示了湖边人家准备迎接远方归人的温馨场景,也暗含着对离别与团聚的淡淡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大明湖畔的宁静与人情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野外春日
步屧穿花径,香风吹客衣。
地偏穷谷暖,雨过乱莺飞。
草色连空阔,僧居入翠微。
田翁泥人饮,数肘不容归。
酬刘震仲
忆对秋风与公别,风吹云开露明月。
高谈不作儒生酸,舌翻波澜吐奇绝。
今朝马首从西来,笑我穷愁不掀揭。
蟠泥蛟螭气如蜺,不肯一吐人安知。
要令光彩射月胁,五色万丈天南垂。
我闻此语中夜起,谁与插翼白日驰。
低心逐驽骀,青衫走尘土。
何当大醉骑鲸鱼,凌烟飞过蓬莱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