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情(bié qíng)的意思:离别时的情感
柴荆(chái jī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虽然外表寒酸、不起眼,但内在却有很高的价值和能力。
长亭(cháng tíng)的意思:指长亭,是古代道路上的休息站,也是旅人告别亲友的地方。成语“长亭”比喻离别的场景或情景。
稠众(chóu zhòng)的意思:人群密集、众多。
短棹(duǎn zhào)的意思:指用短棹划船,比喻能力有限,难以应对复杂的事物或困境。
回头(huí tóu)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改变主意;追悔莫及
藜藿(lí huò)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关系疏远,不亲近。
拍拍(pāi pāi)的意思:安慰、抚慰
羌管(qiāng guǎn)的意思:指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缺乏统一协调的局面。
相从(xiāng cóng)的意思:相互追随、相互依附、相互跟随
言意(yán yì)的意思:言辞所表达的意思或含义。
众相(zhòng xiāng)的意思:指众多人的表情或态度一致,没有差异。
- 翻译
- 人群簇拥着大地,无声中心意已倾诉。
我正厌恶粗茶淡饭,你却愿意敲我家门。
傍晚时分划起短桨回家,长长的亭子似离别情绪。
回望中听见羌笛声声,每一声都唤起愁绪。
- 注释
- 稠众:众多的人群。
相从:相伴跟随。
无言:无需言语。
意已倾:心意已表达。
余:我。
厌藜藿:厌倦粗劣的食物。
子:你。
扣柴荆:敲打柴门。
短棹:短桨。
归暮:傍晚归家。
长亭:长亭,古代送别的地方。
别情:离别之情。
回头:回过头来。
羌管:羌笛,一种乐器。
拍拍:形容笛声。
愁生:引发愁绪。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时的哀愁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慨。开篇“稠众相从地,无言意已倾”写出了人群聚集但却无言以对,情意已经倾泻而出。这不仅是对送别场面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触。
“余方厌藜藿,子肯扣柴荆”则表现出了诗人对于过往繁华生活的厌倦,而愿意接受简朴甚至艰苦的环境,这里可能隐含着对世事的超脱和逃避之情。
“短棹起归暮,长亭如别情”中,“短棹”指的是夕阳下的树影,诗人借此表达了行走在归途中的哀愁,而“长亭如别情”则更深化了离别的感伤,好像每一个停留的地方都承载着无法释怀的情感。
最后,“回头听羌管,拍拍唤愁生”中,羌管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诗人在听到这声音时,不由得回头凝望,这种动作本身就是一种愁绪的流露,而“拍拍”的节奏仿佛也跟随着心中的哀愁逐渐生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日常物事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离别之情,以及对于过去生活的反思与超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