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不惑(bù huò)的意思:不再迷惑,不再疑惑。
垂涕(chuí tì)的意思:指眼泪流下来,形容非常悲伤或痛苦。
耳目(ěr mù)的意思:指消息传达的渠道或途径。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光辉(guāng huī)的意思:光明耀眼的辉煌。
贵知(guì zhī)的意思:贵重的知识,宝贵的智慧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可作(kě zuò)的意思:能够胜任某种职务或角色,有才能或本领。
鸣吠(míng fèi)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响亮。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蜀犬(shǔ quǎn)的意思:比喻力量薄弱,无法发挥作用。
无能(wú néng)的意思:缺乏能力、无法胜任或无法有效处理事情
羲轮(xī lún)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太阳的车轮。比喻君主的威严和权力。
智者(zhì zhě)的意思:智慧的人,聪明人
知几(zhī jī)的意思:知道多少。
- 注释
- 不惑:指四十岁,古人认为这是人生智慧开始成熟的阶段。
知几:指了解事物的关键,明辨事理。
彼昏:形容那些昏庸不明的人。
是非:指对错、辨别是非的能力。
蜀犬:比喻来自偏远地区或见识短浅的人。
羲轮:指太阳,羲和驾车的太阳车。
古人不可作:过去的伟人不能效仿,暗示时代变迁。
垂涕:流泪,表达哀伤或感慨。
- 翻译
- 智者在达到不惑之年,君子重视明了事物的关键
那些愚昧之人虽然有耳目,却无法分辨对错
如同蜀地的狗只会乱叫,太阳的光芒自然照耀
过去的贤人不可再做榜样,我只能流泪,泪水沾湿了我的衣裳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作品,名为《孤怀》。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悲哀,同时也表达了他个人对智慧和君子之道的追求。
“智者在不惑,君子贵知几。” 这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认为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被世间的诱惑迷惑,而君子之所以为君子,是因为他们懂得分辨是非,并且能够适时而行。
“彼昏有耳目,無能辨是非。”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社会现象,即那些愚昧的人尽管拥有感官,但却无法辨别真伪,这在当时可能是对某些统治阶级或权贵的讽刺。
“蜀犬尽鸣吠,羲轮自光辉。” 这两句中,“蜀犬”常用来比喻那些无知而喧哗之人,而“羲轮”则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天文官羲和之车,即北斗星。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真理和正义的坚守。
最后两句,“古人不可作,垂涕沾吾衣。” 表示了诗人对古圣先贤的怀念与崇敬,以及个人情感的深沉。这里的“古人”可能指的是那些有智慧、有远见的仁者志士,而诗人的泪水则是因为无法达到古人的境界而产生的悲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与社会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