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壁 间 所 挂 山 水 图 宋 /李 廌 老 骥 无 能 空 在 闲 ,苜 蓿 既 饱 思 行 山 。谁 知 八 幅 分 向 背 ,恍 如 百 里 随 跻 攀 。云 烟 蒙 蒙 心 共 远 ,草 树 阴 阴 日 将 晚 。一 声 幽 鸟 隔 前 溪 ,万 古 回 春 来 叠 巘 。凉 风 彷 佛 飞 清 霜 ,奉 身 九 折 思 王 阳 。嗟 我 胡 为 不 自 爱 ,逐 物 颠 倒 轻 余 光 。瓜 篱 活 计 知 何 日 ,相 对 无 言 搔 短 发 。芒 鞋 竹 杖 请 自 在 ,皎 皎 吾 身 真 匪 石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颠倒(diān dǎo)的意思:指错乱、倒置、颠倒的意思。
叠巘(dié yǎn)的意思:形容山峰叠翠,层叠起伏。
短发(duǎn fā)的意思:指头发短小,形容人的头发短。也可比喻事物长度短小。
彷佛(páng fó)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相似或相仿,几乎一模一样。
匪石(fěi shí)的意思:指做事不顾道义、背离正道的人或事物。
奉身(fèng shēn)的意思:奉献自己的身体或精力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胡为(hú wéi)的意思:指胡乱行动,没有理由或目的。
恍如(huǎng rú)的意思:形容感觉犹如、如同
回春(huí chūn)的意思:
◎ 回春 huíchūn
(1) [return of spring]∶冬去春来,草木重生
槛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苏轼《浪淘沙·探春》
(2) [bring back to life]∶比喻医术高明或药物灵验,能把重病治好
(3) [rejuvenate]
(4) 以前已均夷到接近基准面的地形或景观重新发育幼年地貌
(5) 河流重新发生侵蚀作用
(6) 壮年河流重新形成幼年活力活计(huó jì)的意思:指能够带来收入的工作或生计。
跻攀(jī pān)的意思:指努力奋斗,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地位。
皎皎(jiǎo jiǎo)的意思:形容光亮明亮。
老骥(lǎo jì)的意思:指年纪虽大但精神矍铄、身体健壮的老年人,也用来形容长时间保持优秀状态的人。
凉风(liáng fēng)的意思:指清凉的风,也用来形容事物的情况好转。
芒鞋(máng xié)的意思:形容穷困潦倒,没有鞋子穿。
苜蓿(mù xu)的意思:指事物顺利发展,充满希望。
前溪(qián xī)的意思:形容事物发展到临界点或关键时刻。
树阴(shù yīn)的意思:指树木的阴凉处。
思王(sī wáng)的意思:指思考问题时像王者一样深思熟虑,不轻率行事。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无能(wú néng)的意思:缺乏能力、无法胜任或无法有效处理事情
相对(xiāng duì)的意思:相对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或对比的状态。
向背(xiàng bèi)的意思:指人的立场、态度或倾向。
行山(xíng shān)的意思:指徒步旅行、徒步远行。
阴阴(yīn yīn)的意思:形容阴暗、阴森、阴沉的样子。
云烟(yún yān)的意思:指烟雾缭绕的样子,比喻事物隐约不清、虚幻不实。
逐物(zhú wù)的意思:追求物质财富和享受。
竹杖(zhú zhàng)的意思:竹子制成的杖,比喻倚仗的事物或依靠的力量。
自在(zì zài)的意思:自由、不受束缚、无拘无束
自爱(zì ài)的意思:自己爱护自己,自重自爱。
相对无言(xiāng duì wú yán)的意思:指在某种情况下,相对于其他人或事物而言,自己保持沉默不语。
- 注释
- 老骥:老马。
苜蓿:一种草。
八幅:画面或景象。
恍如:仿佛。
凉风:微风。
王阳:可能指代某位尊贵的人或理想。
胡为:为何。
轻馀光:忽视剩余的时光。
瓜篱:简朴田园生活。
活计:谋生之事。
皎皎:明亮洁净。
真匪石:像磐石一样坚定。
- 翻译
- 老马无用只能闲居,吃饱苜蓿便想翻山越岭。
谁知道这八幅画面分成了前后,仿佛能跟随我走遍百里山路。
云雾缭绕,心随远方,夕阳下草木阴暗。
溪边传来一声幽鸟鸣叫,千年时光似春回叠嶂之间。
微风吹过,仿佛带来清凉霜降,想起王阳,心中感慨。
哀叹我为何不爱惜自己,被外物牵绊,忽视了余生时光。
何时才能过上瓜田生活,与你相对无言,只挠头思虑。
穿着草鞋竹杖,请随意生活,我心坚定如磐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生活的画面,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精神状态。开篇“老骥无能空在闲”两句,通过对一匹无法战斗的老马的描述,隐喻自己年华已逝,无力回天,但仍旧保持着对远方山川的向往之情。
“苜蓿既饱思行山”则是说虽然日常生活的需要已经满足,但内心深处对自然山水的渴望无法抑制。紧接着,“谁知八幅分向背,恍如百里随跻攀”,诗人通过对挂在墙上的一副山水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远方美好风景的无限向往,如同身临其境一般。
“云烟濛濛心共远,草树阴阴日将晚”两句,勾勒出一幅天色渐暮、山林蒙蒙的画面,诗人的心随着这自然景象而飞扬,感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自由和宁静。
“一声幽鸟隔前溪,万古回春来叠巘”则通过幽深之鸟的鸣叫声,传递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力的更新,似乎听到历史长河中的回音,山川依旧,岁月更迭。
“凉风彷佛飞清霜,奉身九折思王阳”两句,诗人感受到了凉爽的秋风如同薄雾一般笼罩在身上,而心中所挂念的是那遥远的王阳峰,山路曲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仰。
“嗟我胡为不自爱,逐物颠倒轻馀光”则是一种自责和反思,诗人意识到自己往往过于追求外在的东西,而忽略了对自己的珍惜和关爱,内心世界被世俗之光照得迷离。
“瓜篱活计知何日,相对无言搔短发”两句,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闲适,诗人在瓜畦边计算着日子,却不知何时能够摆脱尘世的羁绊,与自然和谐共生,只是在无声中轻抚头发,显得有些茫然。
最后,“芒鞋竹杖请自在,皎皎吾身真匪石”则是诗人以一种超脱的心态,穿上草编的鞋子,拿着竹制的拐杖,邀请自己享受自然赋予的一切自由和宁静。这里的“皎皎吾身真匪石”表达了一种清醒的自我认知,诗人明白自己的本质并非坚硬如石,而是需要在自然中寻找归宿。
这首诗通过对山水图的描绘和个人内心世界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自然与自我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寄托,是一篇集哲理与情趣于一体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