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柏堂(bǎi táng)的意思:指家庭富裕、显赫的大宅院。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发见(fā jiàn)的意思:发现;看到;找到
和气(hé qi)的意思:形容人态度友善、和蔼可亲。
木香(mù xiāng)的意思:指木材散发出的香气,比喻人品高尚,具有德行和品德。
凄凉(qī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声音等给人以寒冷、凄凉、悲哀之感。
随时(suí shí)的意思:任何时间,没有限制
研席(yán xí)的意思:研究学问的座位,指学术交流和研讨的场所。
鱼鼓(yú gǔ)的意思:指人们在进行某项事情时,有人提醒或者暗示,使其警觉或者警惕。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中和(zhōng hé)的意思:指使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因素达到平衡,使之和谐统一。
- 翻译
- 我曾在研席上栖息在一棵柏树环绕的堂屋,
直到现在,那里的鱼鼓还在诉说着往日的凄凉。
- 注释
- 研席:书桌或书房。
柏堂:柏树环绕的厅堂,可能指书房。
鱼鼓: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常用于祭祀或表演。
凄凉:悲凉、冷清。
溪山:山川溪流。
中和气:中庸平和的气息,指自然的和谐。
发见:显现。
草木香:草木散发出的香气,象征生机与清新。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柏所作,名为《拜明招二先生墓有感(其六)》。从诗中可以看出,王柏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和情境下创作的。他提到了“研席尝栖一柏堂”,这里的“研席”指的是书房或读书的地方,“尝栖”则是偶尔居住之意,"一柏堂"可能是书房的名字,暗示了一种宁静和古朴。"至今鱼鼓诉凄凉"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怀念,而“鱼鼓”在这里象征着时间流逝的声音。
接下来的两句"溪山不掩中和气,发见随时草木香"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自然的画面。"溪山"指的是山间的小溪,它们并没有遮盖“中和之气”,这里的“中和”意味着一种平衡与谐调,而这种气息在大自然中是普遍存在的。“发见随时草木香”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份宁静中的生机,草木随风而散发出清新之香。
整首诗体现了王柏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平和,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记忆的珍视和怀念。他的文字优美,意境悠长,是宋代文人的典型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