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拜明招二先生墓有感·其六》
《拜明招二先生墓有感·其六》全文
宋 / 王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研席尝栖一柏堂至今鱼鼓凄凉

溪山不掩中和气发见随时草木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柏堂(bǎi táng)的意思:指家庭富裕、显赫的大宅院。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发见(fā jiàn)的意思:发现;看到;找到

和气(hé qi)的意思:形容人态度友善、和蔼可亲。

木香(mù xiāng)的意思:指木材散发出的香气,比喻人品高尚,具有德行和品德。

凄凉(qī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声音等给人以寒冷、凄凉、悲哀之感。

随时(suí shí)的意思:任何时间,没有限制

研席(yán xí)的意思:研究学问的座位,指学术交流和研讨的场所。

鱼鼓(yú gǔ)的意思:指人们在进行某项事情时,有人提醒或者暗示,使其警觉或者警惕。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中和(zhōng hé)的意思:指使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因素达到平衡,使之和谐统一。

翻译
我曾在研席上栖息在一棵柏树环绕的堂屋,
直到现在,那里的鱼鼓还在诉说着往日的凄凉。
注释
研席:书桌或书房。
柏堂:柏树环绕的厅堂,可能指书房。
鱼鼓: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常用于祭祀或表演。
凄凉:悲凉、冷清。
溪山:山川溪流。
中和气:中庸平和的气息,指自然的和谐。
发见:显现。
草木香:草木散发出的香气,象征生机与清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柏所作,名为《拜明招二先生墓有感(其六)》。从诗中可以看出,王柏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和情境下创作的。他提到了“研席尝栖一柏堂”,这里的“研席”指的是书房或读书的地方,“尝栖”则是偶尔居住之意,"一柏堂"可能是书房的名字,暗示了一种宁静和古朴。"至今鱼鼓诉凄凉"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怀念,而“鱼鼓”在这里象征着时间流逝的声音。

接下来的两句"溪山不掩中和气,发见随时草木香"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自然的画面。"溪山"指的是山间的小溪,它们并没有遮盖“中和之气”,这里的“中和”意味着一种平衡与谐调,而这种气息在大自然中是普遍存在的。“发见随时草木香”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份宁静中的生机,草木随风而散发出清新之香。

整首诗体现了王柏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平和,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记忆的珍视和怀念。他的文字优美,意境悠长,是宋代文人的典型风格。

作者介绍
王柏

王柏
朝代:宋   字:会之   籍贯:婺州金华   生辰:1197-1274

王柏(1197-1274),字会之,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猜你喜欢

寄山中道友三首·其三

忆得寻山复出山,绿杨时候暮春间。

至今只有游仙梦,长与松风自往还。

(0)

藏春峡四首·其一

主人心地冷如灰,只把园花取次栽。

峡外漫多閒雨露,直须并此入山来。

(0)

藏春峡四首·其二

花落花开蝶自忙,琴閒书札日偏长。

我来不为看桃李,只爱幽兰静更香。

(0)

自合浦还清湘寄虚中弟·其三

曾近沧溟看飓风,波涛有尽海无穷。

四年陈迹今何在,坐对湘云豁晚空。

(0)

赠扬元鼎

老泉早别闽中去,君在姑苏台下生。

每见乡闾新到客,便寻香火旧来情。

百年念祖心田孝,一种论文眼力明。

岁晚已无场屋累,古书真味胜浮名。

(0)

遇事有感

命薄世仍贫,如何避苦辛。

姓名闻有我,忠信话无人。

哭死堪多旧,论交笑一新。

圣经谁可爱,场屋散天真。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