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端 上 人 诗 卷 宋 /袁 说 友 般 若 经 中 正 续 灯 ,可 怜 白 足 赤 髭 人 。头 陀 临 水 曾 观 影 ,应 识 圆 光 宝 盖 身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足(bái zú)的意思:白色的脚,形容人的脚非常干净。
般若(bō rě)的意思:指智慧、智慧的根源。也用来形容人的智慧深厚。
宝盖(bǎo gài)的意思:指珍贵的物品或人才。
赤髭(chì zī)的意思:赤髭指的是红色的胡子,引申为形容年龄很大的人。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头陀(tóu tuó)的意思:指人的头颅。
圆光(yuán gu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光彩照人,或者形容事物的光亮明丽。
中正(zhōng zhèng)的意思:表示人的品德正直,行为端正,不偏不倚。
足赤(zú chì)的意思:赤脚
- 注释
- 般若经:佛教经典,智慧之书。
正续:连续不断,这里指光明持续。
可怜:令人怜悯或同情。
白足:佛教徒常赤脚行走,表示放下世俗。
赤髭:红胡子,形容修行者的形象。
头陀:佛教苦行僧。
临水:面对水面。
观影:映照水中像。
圆光宝盖身:比喻修行者的内在光辉,如佛光普照。
- 翻译
- 在般若经中,光明正续燃烧着
多么可怜,这位白脚红胡子的修行者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对端上人诗卷的题咏。"般若经中正续灯"描绘了端上人在研读佛经时,智慧之光照亮内心,犹如灯火照亮修行之路。"可怜白足赤髭人"则形象地刻画出端上人朴素的形象,白足表示其生活简朴,赤髭则暗示其年岁或修行的沧桑。"头陀临水曾观影"进一步描述他可能在河边观照自我,如同水中倒影,反映出内心的澄明。最后,"应识圆光宝盖身"寓意端上人已经领悟到佛法的真谛,如同佛光普照,内在的智慧如宝盖般庄严。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端上人的禅定修行和智慧,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僧侣生活的内省与超然。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友竹仁兄六十荣寿赋此志祝
新词为报杖乡时,儒雅风流信有之。
松柏后凋留劲节,梅花初放见清姿。
且凭岁月增诗卷,莫感沧桑到酒卮。
料识辋川风景好,称觞我愧阻天涯。
林下优游却羡君,当年逸少况能文。
青箱世业高门在,白发穷经一席分。
野鹤閒云原自适,凤毛麟趾更空群。
眼前莫叹韶光老,应有中书总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