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拜献(bài xiàn)的意思:表示恭敬地献上礼物或敬意。
不容(bù róng)的意思:不可容忍、不能容忍
除书(chú shū)的意思:除去书籍或知识,指不读书或没有学问。
吹嘘(chuī xū)的意思:夸大自己的能力或者成就,吹捧自己。
寒士(hán shì)的意思:寒士指的是贫穷的人,也可以指没有地位、没有权势的人。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节趋(jié qū)的意思:节俭而廉洁的态度和行为。
民望(mín wàng)的意思:指人民对政府或领导人的评价和期望。
疲民(pí mín)的意思:指民众疲惫不堪,生活困苦。
岂但(qǐ dàn)的意思:不仅仅是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日施(rì shī)的意思:指每天都施舍,慷慨解囊。
施行(shī xíng)的意思:指执行、实施某项政策、法令、计划等。
苏醒(sū xǐng)的意思:从昏迷、睡眠或迷惑中醒来,恢复知觉。
所期(suǒ qī)的意思:所期指的是期望、盼望的意思。
物望(wù wàng)的意思:指物体的外貌或形状。
行次(xíng cì)的意思:指次序、行列。
异日(yì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某一天或将来的时候。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在廷(zài tíng)的意思:指在法庭上审理案件。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写给赵叔侍郎子直的一首诗,表达了对友人新任官职的祝贺和对其未来政绩的期待。首句“忆昨才闻召节趋”回忆了不久前朋友接到任命的情景,显示出对这一转变的鲜明记忆。接着,“江湖日月诵除书”暗示友人在江湖间的日子已成过去,新的政务生涯即将开始。
“政途去此不容咫”表达了对仕途之路的严肃态度,认为每一步都至关重要。诗人强调了朝廷中人们对赵叔的期望,“物望在廷谁得如”,期待他能不负众望。接下来两句,“岂但疲民望苏醒,更知寒士待吹嘘”,进一步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希望赵叔能关注并改善百姓生活,同时也能提携寒门才俊。
最后两句“所期异日施行次,不负于今拜献初”寄寓了诗人对未来美好政绩的期盼,希望赵叔能在未来的施政中践行初衷,不辜负最初的拜献和人们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友人的鼓励,也是对社会公正的呼唤。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