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得越》
《得越》全文
宋 / 张伯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尺一除书会稽陋儒何以报天辉。

岂惟大幕红旆,更得全家住翠微

千骑晚随龙节去,一帆春送鹢舟飞。

支离莫道攘空臂,乞得越州金印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è
sòng / zhāngbǎi

chǐchúshūhuìlòubàotiānhuī

wéizhānghóngpèigèngquánjiāzhùcuìwēi

qiānwǎnsuílóngjiéchūnsòngzhōufēi

zhīdàorǎngkōngyuèzhōujīnyìnguī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尺一(chǐ yī)的意思:形容极其精确,毫不差错。

除书(chú shū)的意思:除去书籍或知识,指不读书或没有学问。

翠微(cuì wēi)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大幕(dà mù)的意思:指大事的开始或结束,也用来形容重大事件的发生或落下帷幕。

得全(de quán)的意思:

(1).获得保全。《庄子·达生》:“彼得全於酒而犹若是,而况得全於天乎?”《汉书·刑法志》:“如此,则刑可畏而禁易避,吏不专杀,法无二门,轻重当罪,民命得全。”《新唐书·裴度传》:“ 度 得全,天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平定回部本末》:“计自去年十月至今,孤军在万里外陷重围者三月,卒得全。”
(2).谓人臣事君之礼无所失。《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得全全昌,失全全亡。” 司马贞 索隐:“得全,谓人臣事君之礼全具无失,故云得全也。” 汉 枚乘 《上书谏吴王》:“臣闻得全者昌,失全者亡。”
(3).指完全具备。 清 张芳 《黛史》:“声有逞焉,容有佚焉,巧美之得全者或寡矣。”

何以(hé yǐ)的意思:为什么,怎么,用什么方法

红旆(hóng pèi)的意思:红色的旗帜,象征着革命斗争和胜利。

会稽(huì jī)的意思:指人的品行高尚,能够坚守正义,并且不为外界所动摇。

金印(jīn yìn)的意思:指皇帝的印章,也泛指权力和地位。

龙节(lóng jié)的意思:指节日或庆典中隆重的活动或仪式。

陋儒(lòu rú)的意思:指学识浅薄、见识狭窄的读书人或学者。

岂惟(qǐ wéi)的意思:不仅仅是,不只是

千骑(qiān jì)的意思:指千人骑马的队伍,也用来形容人数众多的队伍。

全家(quán jiā)的意思:指一个家庭中的所有成员,也可泛指一个团体的所有成员。

随龙(suí lóng)的意思:跟随权势者,投靠有权势的人。

一帆(yī fān)的意思:形容事情进展顺利,一帆风顺。

与会(yù huì)的意思:与会指参加会议或活动。

支离(zhī lí)的意思:分离、破碎、不完整

注释
尺一:古代书写工具,指书信。
会稽:古地名,今浙江绍兴。
陋儒:才识浅薄的儒生。
天辉:比喻皇帝的恩泽。
大幕:比喻朝廷或盛大场面。
红旆:红色的旗帜,象征荣耀。
翠微:青山,代指美好的自然环境。
龙节:古代官员出行的仪仗,有龙形装饰。
鹢舟:古代船首刻有鹢鸟图案的船只,象征吉祥。
支离:形容身体残缺或衰弱。
攘空臂:徒然挥动空空的手臂,表示无能为力。
越州金印:越州的官印,象征权力和地位。
翻译
一封尺素书信送到会稽,浅陋的儒生如何回报这天赐的光芒。
岂止是高大的帷幕张挂红色旗帜,还能全家安居在那青翠的山峦间。
傍晚时分,千骑簇拥着龙节离去,春天的航船上满载着鹢舟飞翔。
破碎的身躯无需再空举手臂,只愿乞求得到越州的金印归来。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张伯玉所作,名为《得越》。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功成名就后的喜悦心情,以及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

"尺一除书与会稽,陋儒何以报天辉。"

这里的“尺一”指的是官职的授予,“除书”则是任命的文书,与“会稽”结合起来看,是在说获得了官方的认可和任用。而“陋儒”自谦为不才者,表达了一种谦逊之情。整句话是在表达作者对能为国家效力的喜悦和一种报效天下的决心。

"岂惟大幕张红旆,更得全家住翠微。"

“岂”字在这里表示疑问,而“惟”则有独、只有的意思。这句话是在说,难道只是挂起了大幕和高悬着鲜红的旗帜吗?还不止,连带着我的全家都能居住在美丽的翠微之地。这里强调的是功成名就后的家庭幸福。

"千骑晚随龙节去,一帆春送鹢舟飞。"

“千骑”指的是成群的马匹,“龙节”则是皇帝的代称,这里是在形容作者跟随君王的队伍离开。后半句“一帆春送鹢舟飞”,“一帆”指的是单船,意指着在春日轻快地航行。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跟随皇帝或贵族出行的豪迈场景。

"支离莫道攘空臂,乞得越州金印归。"

“支离”、“攘空臂”都是形容手臂强健有力的词汇,而“乞得”则是请求得到。这句话是在表达作者希望能够得到越州的职位和象征权威的金印。

整首诗通过对官职、家庭、跟随君王出行以及对未来职务的憧憬,展现了作者在功成名就之后的心情与期望。语言华丽,意境辽阔,是一首颇具个人情感和时代特色之作。

作者介绍

张伯玉
朝代:宋

建州建安人,字公达。第进士。尝为苏州郡从事。仁宗嘉祐中为御史,出知太平府,后为司封郎中。工诗善饮,时号张百杯,又曰张百篇。有《蓬莱集》。
猜你喜欢

赠钱栻联

人言此老古开士;我生之初新翰林。

(0)

应对

两朝元老;千古罪人。

(0)

婚联自用

诒孙谋,幸值婚期,目睹团圆新样月;

笑我拙,无多嘉旨,心惭淡泊旧家风。

(0)

赠张惠堂联

后我卌年,同为此地亲民宰;

通家两代,曾见而翁上学时。

(0)

挽张百熙联

学校起衰多,最苦育才韩吏部;

治安遗疏在,更难忧国贾长沙。

(0)

挽叶文照联

一生只为名心死;六极惟将恶字除。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