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战(bǎi zhàn)的意思:经历了无数次战斗,形容经验丰富、战功卓著。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从教(cóng jiào)的意思:指开始从事教育工作,成为一名教师。
东流(dōng liú)的意思:指水向东流动,比喻事物顺利发展或人才向有权势的地方集中。
父子(fù zǐ)的意思:指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
更王(gēng wáng)的意思:更加强大的君主
桓文(huán wén)的意思:指文辞华美、意义深远的文章或文字。
经营(jīng yíng)的意思:指管理、经营事物或从事商业活动。
君臣(jūn chén)的意思: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关系,表示君主与臣子应该互相尊重、忠诚。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社稷(shè jì)的意思:社稷是指国家的神明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生降(shēng jiàng)的意思:指人生地位或身份的改变,通常是由高到低或由尊贵到卑贱。
事业(shì yè)的意思:指人们从事的职业、工作或事情,也可指人生的事业。
石头(shí tou)的意思:形容事物出乎意料地惊人或巨大。
首丘(shǒu qiū)的意思:指成为首领或领导者的第一步,也可用来形容事物发展的初期阶段。
王侯(wáng hóu)的意思:指王公贵族,也用来形容权势显赫的人。
文事(wén shì)的意思:指文化事业、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事务。
营作(yíng zuò)的意思:勤奋努力地经营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
鱼腹(yú fù)的意思:指大海或江河的宽广和深远。
舟楫(zhōu jí)的意思:指船和桨,比喻同舟共济、共同努力。
- 鉴赏
这首诗《感事(其一)》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表达了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深刻感慨。诗中以“茫茫一岛是天留”开篇,描绘出一种广阔而孤独的景象,暗示着历史的浩瀚与个人命运的渺小。接着,“父子经营作首丘”一句,运用典故,比喻父子共同开创基业,奠定根基,形象地展现了历史人物的奋斗与贡献。
“亮在自能存社稷,横来那得更王侯。”这两句进一步探讨了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前句赞扬了历史人物为国家社稷做出的贡献,后句则提出疑问,如果他们选择不同的道路,是否还能获得同样的尊荣。这种对比,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思。
“君臣不肯归鱼腹,舟楫从教到石头。”这两句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忠贞不渝精神的赞美。这里引用的是楚汉之争中,项羽不肯投降刘邦,最终自刎乌江的故事。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人物坚守信念、不畏强权的敬佩。
“恨绝生降虚百战,桓文事业委东流。”最后两句则是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惋惜与反思。前句提到历史人物因某种原因未能完成百战的壮举,却选择了投降,这让人感到遗憾。后句则将目光转向齐桓公和晋文公这样的霸主,他们的事业最终随时间流逝而消逝,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以及命运的独到见解,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