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溪畔偶成》
《溪畔偶成》全文
明 / 吴与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偶来溪畔阳坡瞑坐光风太和

幸托林泉交物少,故于情性得功多。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光风(guāng fēng)的意思:指风吹去了云雾,景色明亮清晰。形容天空明朗,景色宜人。

林泉(lín quán)的意思:指山林中的泉水,比喻清幽幽静的环境。

瞑坐(míng zuò)的意思:闭上眼睛坐着冥想或修行。

情性(qíng xìng)的意思:指人的情感和性格。

太和(tài hé)的意思:指和谐、和平、统一的状态。

溪畔(xī pàn)的意思:溪畔指的是河流或溪流的旁边。

阳坡(yáng pō)的意思:指阳光照射的一面山坡,比喻诚实、正直的品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吴与弼在溪畔阳坡的静谧生活,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对自然环境的深深喜爱以及在与世无争的环境中对内心情感的深刻修炼。

首句“偶来溪畔爱阳坡”,以“偶来”二字开篇,透露出诗人并非刻意寻访,而是偶然间来到溪畔,却立刻被那温暖明媚的阳光覆盖的山坡所吸引。这不仅是对外在景致的喜爱,更暗含着一种心灵上的契合与向往。

次句“瞑坐光风养太和”,“瞑坐”即傍晚时分的静坐,此时的光线柔和而温馨,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柔的抚慰。诗人在此时此刻,与和煦的微风相伴,仿佛是在滋养着内心的和谐与宁静。“太和”一词,既指自然界的大和谐,也暗喻着诗人内心追求的平和与平衡状态。

接下来,“幸托林泉交物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深深依恋。这里的“林泉”象征着幽静的山林与清泉,是远离尘嚣、与世无争的理想栖息地。诗人庆幸自己能够依托于此,与外界的纷扰相对较少接触,得以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自由。

最后一句“故于情性得功多”,则点明了诗人在此处生活的真正意义所在——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他的情感与性格得到了深刻的修炼与提升。这里的“情性”不仅指个人的情感与个性,更包含了道德修养与精神境界的提升。通过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人不仅获得了身心的安宁,更在无形中提升了自我,达到了一种更高的精神层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溪畔阳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体现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吴与弼
朝代:明

(1391—1469)江西崇仁人,初名梦祥,字子傅,吴溥子。十九岁即决心专治程朱理学,不应科举。天顺元年以石亨荐,授左谕德,固辞不拜。所著《日录》,悉言生平所得。胡居仁、陈献章、娄谅等均其弟子。学者称康斋先生,有《康斋文集》。
猜你喜欢

清明日题一公禅室

山头兰若石楠春,山下清明烟火新。

此日何穷礼禅客,归心谁是恋禅人。

(0)

赠长安毕郎中

高门寒沼水连云,鹭识朱衣傍主人。

地肺半边晴带雪,天街一面静无尘。

朝回座客酬琴价,衙退留僧写鹤真。

从此几迁为计相,蓬莱三刻奏东巡。

(0)

寄南岳僧

新秋日后晒书天,白日当松影却圆。

五字句求方寸佛,一条街擘两行蝉。

不曾著事于机内,长合教山在眼前。

花落俦公房外石,调猿弄虎叹无缘。

(0)

明鉴掩尘埃,含情照魏台。

日中乌鹊至,花里凤皇来。

玉彩疑冰彻,金辉似月开。

方知乐彦辅,自有鉴人才。

(0)

奉和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步辇陟山巅,山高入紫烟。

忠臣还捧日,圣后欲扪天。

迥识平陵树,低看华岳莲。

帝乡应不远,空见白云悬。

(0)

送别

别意说难尽,离杯深莫辞。

长歌终此席,一笑又何时。

棹入寒潭急,帆当落照迟。

远书如不寄,无以慰相思。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