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花朝(huā zhāo)的意思:指繁花盛开的时节,也可用来形容美好的年华或充满生机的时光。
九十(jiǔ shí)的意思:指年纪大,年纪已经接近九十岁。
明节(míng jié)的意思:指坚守正义、遵循原则、不受外界诱惑和压力的节操和品德。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青韶(qīng sháo)的意思:指年轻人的才华出众,有出类拔萃之意。
日渐(rì jiàn)的意思:逐渐地、渐渐地
纸鸢(zhǐ yuā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人。
清明节(qīng míng jié)的意思: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四月初四或初五,是祭祖和扫墓的节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中一个典型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迭中的自然之美与人们的生活情趣。
“九十青韶日渐妍”,开篇即点明时间背景——春季,以“九”和“十”来概括春季的月份,形象地描述了春天逐渐变得明媚、生机勃勃的过程。“日”字不仅指太阳,也暗含了时间的推移,暗示着春天的不断进展。
“不须催赏只须怜”,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态度,认为无需急切地去欣赏,而是应该心怀怜悯之情,细心体味大自然的每一处变化,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深情。
“儿童却爱清明节”,转而描写儿童在清明节时的欢乐场景,清明节在中国传统节日中,不仅有祭祖扫墓的庄重仪式,也有踏青游玩的习俗,儿童们在这个时节享受着户外活动的乐趣,增添了节日的活泼气氛。
“未破花朝放纸鸢”,最后两句将视角转向了孩子们在花朝(农历二月十二,传统上是赏花的日子)放飞风筝的情景。纸鸢在蓝天中翱翔,不仅象征着孩子们的快乐与自由,也寓意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季的自然景观和人们的生活场景,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以及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与尊重。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是一首充满春天韵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