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意(bié yì)的意思:不同寻常的意思或含义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飞觞(fēi shāng)的意思:指酒杯或酒盏飞溅洒出酒来。比喻饮酒欢乐。
孤吟(gū yín)的意思:独自吟咏,形容孤独寂寞。
江水(jiāng shuǐ)的意思:指江河水流,多用来比喻事物的发展变化。
开襟(kāi jīn)的意思:指敞开衣襟,表示心胸宽广,心地豁达,不拘泥小节,能容忍他人的过失或错误。
流别(liú bié)的意思:离别、分别
绵绵(mián mián)的意思:连绵不断、不绝。
暮砧(mù zhēn)的意思:暮砧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日落时敲打的砧杵声。也用来比喻尾声或末尾的时刻。
凄凄(qī qī)的意思:形容寂寞、凄凉、哀怨的样子。
凄急(qī jí)的意思:形容非常急迫、紧迫的情况。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晚来(wǎn lái)的意思:迟到、来晚了
无酒(wú jiǔ)的意思:指没有酒,形容酒席上没有酒水,或者形容没有饮酒的习惯。
意知(yì zhī)的意思:了解事物的内涵和外延,明白其中的道理。
倚槛(yǐ kǎn)的意思:倚槛是指依靠着栏杆或门槛,形容人倚靠在窗前或门边,抚琴吟诗、吟咏自得其乐的情景。
莺声(yīng shēng)的意思:指美好的声音或动听的歌声。
着眼(zhuó yǎn)的意思:注意、关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离别前的凄凉氛围与复杂心情。首联“薇屋凄凄急暮砧,晚来谁惜伴孤吟”以“薇屋”点明地点,以“急暮砧”渲染出一种即将分别的紧迫感和离愁别绪。黄昏时分,砧声急促,仿佛在催促着离别的到来,而诗人独自一人,无人能理解或陪伴他的孤独与哀愁。
颔联“莺声尚忆春三月,雁影忽看秋满林”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回忆春天的莺歌燕舞与眼前秋天的雁阵南飞,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季节更迭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莺声犹在耳边回响,仿佛还停留在温暖的三月,而雁影却已满林,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暗示着离别的季节已经来临。
颈联“倚槛有花空着眼,飞觞无酒不开襟”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诗人倚靠栏杆,眼前的花朵虽美,却只能徒增伤感;想要借酒浇愁,但没有酒,心扉无法打开,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溢于言表。这一联通过具体的动作和场景,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时的无力与悲痛。
尾联“临流别意知多少,夜雨绵绵江水深”则以临水送别的情景结束全诗,将离别的不舍与哀愁推向高潮。临水而别,别意难尽,夜雨绵绵,江水深长,不仅象征着离别的哀愁,也寓意着未来道路的漫长与未知。整首诗通过对离别前后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离别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溪行分韵得美字
条风泛轻春,野碧润如雨。
幽人有新怀,相携玩山水。
岩花既菲菲,溪石亦齿齿。
意行无前期,适趣成坐起。
况兹豪俊姿,陶写出妙理。
东山携妓游,风流未余美。
持杯劝松风,韶濩忽盈耳。
归来乐未央,题诗寄幽绪。
拟古寄京师诸知己二首·其一
中天悬高台,上有仙人家。
云窗织流月,石磴凌飞霞。
帘萦翡翠丝,壁粲芙蓉砂。
群仙恣遨游,青鸾骖羽车。
左携若木枝,右折蟠桃花。
斡旋雨露功,吞吐日月华。
愿苏颠崖氓,天瓢浩无涯。
草木悉沾濡,遂及蒹与葭。
孙伯大山水图
斋居胡为见云壑,白日虚岚满秋幌。
何水深蟠地底回,层崖险历空中上。
苍茫不知开辟始,咫尺须论数千丈。
林湍远岫微有无,岩畔精蓝蔚萧爽。
杂树悬罗拂轻黛,寒松覆谷含清响。
仙源或在人间世,洞口孤舟欲长往。
嗟我平生最漂泊,中年万事何鞅掌。
忆昨征行多所经,至今绝境怀幽想。
雷霆半夜山忽至,风雨三春石应长。
对坐聊歌隐士芝,无因一试仙人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