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开元寺明上人院假山》
《寄题开元寺明上人院假山》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石是青苔石,山非杳蔼山。

诸峰生镜里,小岭傍池间。

雨不因云出,门疑为客关。

何须蜡屐,暂到此中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kāiyuánmíngshàngrényuànjiǎshān
sòng / méiyáochén

shíshìqīngtáishíshānfēiyǎoǎishān

zhūfēngshēngjìngxiǎolǐngbàngchíjiān

yīnyúnchūménwèiguān

fèizàndàozhōngxiá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蜡屐(là jī)的意思:指人的脚穿上木头或蜡制的鞋子,形容行动迟缓、步履艰难。

青苔(qīng tái)的意思:指长满石头或地面的苔藓,比喻长期未被打理或使用的事物。

杳蔼(yǎo ǎi)的意思:形容景色或事物遥远、模糊,不易辨认。

翻译
石头长满青苔,山并非遥远模糊。
群峰倒映在镜面般的水面,小山环绕在池塘边。
雨滴并非因云而降,门仿佛为迎接客人而开。
无需繁琐的准备,只需暂时来此享受悠闲时光。
注释
石:长满青苔的石头。
杳蔼:遥远模糊的样子。
镜里:像镜子一样明亮的水面。
傍:围绕。
因:因为。
疑:怀疑,仿佛。
蜡屐:涂蜡的木屐,古代一种精致的鞋子。
閒:闲暇,悠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寄题开元寺明上人院假山》,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山景图。首句“石是青苔石”,以青苔覆盖的石头为切入点,展现出山石的自然风貌和岁月痕迹;次句“山非杳蔼山”则暗示了这座假山虽人工营造,却具有山水的神韵,不显突兀。

接下来,“诸峰生镜里”运用比喻,形容山峰倒映在水面如镜,形象生动;“小岭傍池间”进一步描绘了山势与水景的和谐共处。诗人通过“雨不因云出”这一细节,描绘了雨滴从云层中悄然落下,增添了山间的宁静氛围。

“门疑为客关”一句,写出了山门仿佛是为了迎接客人而开,流露出主人的热情好客之情。最后,诗人以“何须费蜡屐,暂到此中閒”收尾,表达了对这种闲适生活的向往,认为无需繁琐的行装,只需轻松漫步,就能享受这山间的宁静与悠闲。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假山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深深喜爱。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秋燕时会试归

西风飒飒雨纤纤,归思都从社后添。

料得主人情意重,年年常为捲珠帘。

(0)

塘园四景回文诗·其二

浓阴好爱西桥过,影午交枝几树榕。

钟秀地形山叠叠,鬨声滩势水重重。

(0)

荆王太子墓

起辇苔深天地荒,黄沙白草正茫茫。

诸陵亦在黄沙里,未必朱耶是瘴乡。

(0)

哭倪氏姐

手思尚右一心悬,鬓已成灰百念捐。

岂为侬琼兄弟少,此情虽过是天然。

(0)

东园八景·其三澄心亭

小搆静沉沉,偏宜清俗襟。

此中何所似,明月到天心。

(0)

戏柬同寅廖节推

客来打秋风,我赠秋声集。

要知此书名,预先为我立。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