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佛□□□,□□□□□。
《偈》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仁悦所作的《偈》。诗中描绘了昔日的古伽蓝,即佛教寺庙的景象。首句“昔日古伽蓝”点明了地点和时间,暗示了寺庙曾经的辉煌与热闹。接着,“名为王董龛”进一步说明了寺庙的名字,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数载无僧俗,积岁少人瞻”,这两句描述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寺庙逐渐荒废,僧侣和信众都已离去,不再有人前来参拜,显得冷清而寂寥。这种情景的描写,既反映了自然环境的变化,也寓意着社会风气的变迁,以及人们对宗教信仰态度的转变。
“县镇兴三善,率土尽庄严”,这两句转而描述了寺庙周边地区的情况,表明在寺庙的影响下,县镇兴起了三善之风,整个土地都充满了庄严的氛围。这不仅体现了佛教对社会道德风尚的积极影响,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精神传播的肯定和赞美。
最后一句“我佛□□□,□□□□□”似乎被遮盖或缺失了部分内容,可能是后人抄录时的失误。不过,从上下文推测,此处应是对佛祖或佛教精神的颂扬,表达了一种对佛法的崇敬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偈》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展现了佛教文化在特定历史时期内的兴衰变迁,同时也蕴含了对佛教精神永恒价值的思考和赞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友竹轩
管鲍去云远,友道良独艰。
聚散若云雨,翻覆似波澜。
所以君子心,托交青琅玕。
冉冉岁华暮,凄凄霜气寒。
劲节常不改,秀色仍可观。
忘形日相对,不语心共闲。
我亦秉孤操,羞为桃李颜。
何当结三益,白首相盘桓。
成化甲辰中秋后宝安袁藏用林子翼林时嘉童子时远时表从缉熙来访白沙缉熙新授浙江平湖县博将之官是夕辞去赋此识别
天高日朗送君还,紫水黄云又闭关。
但是笑谈如此辈,不妨来往共人间。
岂无贵介同倾酒,每忆心知恨隔山。
官在太湖家万里,老夫何地索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