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谓欢由己,宁知德在君。
气平闲易畅,声贺作难分。
无落于吾事,谁将帝已闻。
恩威(ēn wēi)的意思:指以恩德和威严来统治和管理国家或组织,既要给予恩惠,又要施行威武。
耕凿(gēng záo)的意思:耕,指耕种农田;凿,指挖掘沟渠。比喻勤勉工作,刻苦耐劳。
和木(hé mù)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友爱、互助。也形容事物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击壤(jī rǎng)的意思:指打破土壤,比喻有力的言辞或行动能够震动人心,引起共鸣。
南薰(nán xūn)的意思:指南风吹向南方,意味着春天的到来或者事物的发展向好的方向发展。
望云(wàng yún)的意思:形容盼望不已,期待心切。
下调(xià diào)的意思:降低、减少
尧年(yáo nián)的意思:尧年指的是一个非常久远的年代,也表示非常古老或者是很久远的时光。
野老(yě lǎo)的意思:指智慧、经验丰富的老人。
知德(zhī dé)的意思:知道道义,明白仁义礼智的道理。
作难(zuò nán)的意思:指刁难、为难别人,使其难以应对或解决问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农耕图景,通过对话的形式表达了君子的德行和老农的智慧。诗中的“尧年听野老”即是表现上古圣王尧如何倾听农人的智慧,体现了君子以民为本的思想。“击壤复何云”则是在询问耕田之事,暗示着对农业劳动的尊重与关心。接下来的“自谓欢由己,宁知德在君”表明了农人对于自己勤劳所得收获感到满足,同时也认识到君子的德行是无法比拟的。
“气平闲易畅,声贺作难分”则是在描写农人的歌唱声与自然之音融为一体,表现了和谐的田园生活。接着,“耕凿方随日,恩威比望云”进一步强调了农业劳动的重要性,以及君子的恩惠和威严如同高不可及的云端。
“篑桴均下调,和木等南薰”则是通过对农具声音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平和谐调的生活状态。而最后,“无落于吾事,谁将帝已闻”则是在强调自己的行为没有遗漏之处,同时也在询问是否有人能够理解君子的伟大。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农业文化中的勤劳美德,也反映出了古人对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