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杜陵(dù líng)的意思:指人在异乡思念家乡的情感。
方内(fāng nèi)的意思:指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不外出、不外行。
伏虎(fú hǔ)的意思:指隐藏着强大力量的人或事物。
谷口(gǔ kǒu)的意思:指山谷的出口或河流的入口。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到临界点或关键时刻。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老子(lǎo zi)的意思:指自称,用于自傲、自夸的口气。
陵道(líng dào)的意思:指君主或高官显贵的墓道,也用来比喻权势显赫的人或权力的象征。
落雁(luò yàn)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美丽容貌。
山光(shān guāng)的意思:山光指的是山上的光线,比喻景色优美、光明照人。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犹龙(yóu lóng)的意思:指人行事犹如龙一样威风、有力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山林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气息。诗人倪元璐以“集吴符远颍山之规亭”为题,巧妙地将亭子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联“千承谷口有云封,尽拥山光入饮烽”,开篇即以“云封”、“山光”、“饮烽”等词勾勒出山谷间云雾缭绕、山色迷蒙的景象,仿佛整个山谷都被云雾所覆盖,山光山色尽收眼底,给人一种置身仙境的感觉。
颔联“石寝将军疑伏虎,松翔老子信犹龙”,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静止的石头和松树赋予了生命,想象着它们仿佛是守护山林的将军和仙人,暗示了山林中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与故事,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
颈联“蒋生能径杜陵道,谢朓忽诗落雁峰”,通过引用历史人物蒋生和谢朓的典故,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蒋生与杜陵道的故事,以及谢朓在雁峰创作佳作的情景,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的风雅,也寓意着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尾联“只看亭身圆似此,若犹方内那相逢”,诗人将亭子的形象与周围环境巧妙结合,以亭身为圆,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完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这里的“方内”则可能暗指世俗的束缚与局限,诗人似乎在说,只有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才能找到心灵的归宿,与真正的自我相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文化典故的巧妙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读淮西碑
恩县唐贝州,高唐亦博郡。
我读淮西碑,遥想建藩镇。
稂莠滋不除,恬嬉谁过问。
宪宗大振作,群臣始慑震。
致魏博贝襄,从志皆恭顺。
曰武不可究,少息辑威忿。
元济犯东都,万口如一论。
因抚而有之,无事休生衅。
帝曰有臣同,命师分道进。
度愬各努力,获丑兼执讯。
用是淮蔡平,鸿文勒碑峻。
譬臧获背主,操戈户庭近。
缚之不为功,纵之徒致吝。
益因知政颓,安得谓武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