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王定国得颍倅二首·其二》
《次韵王定国得颍倅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滔滔四海知津,每愧先生植杖芸。

自少多言闻道从今闭口不论文。

滟翻白兽中酒,归煮青泥坊底芹。

要识老僧无尽处,床头牛蚁不曾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兽(bái shòu)的意思:指不做事,只吃白食的人,比喻无能、懒惰的人。

闭口(bì kǒu)的意思:闭住嘴巴,不再说话。

不曾(bù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不论(bù lùn)的意思:无论、不管

床头(chuáng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起点或开端。

从今(cóng jīn)的意思:从今以后;从现在开始。

多言(duō yán)的意思:多说话或多发表意见

翻白(fān bái)的意思:形容事情的结果与原本的预期相反或出乎意料。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论文(lùn wén)的意思:

[释义]
(名)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
[构成]
偏正式:论(文
[例句]
撰写学术论文。(作宾语)

牛蚁(niú yǐ)的意思:形容力量强大的人或事物。

青泥(qīng ní)的意思:指泥土的颜色呈现青绿色,形容土地肥沃。

少多(shǎo duō)的意思:指少量多次,表示虽然数量不多,但是频率很高。

生植(shēng zhí)的意思:生植是一个汉字词语,指植物的生长。生指生长,植指植物。

兽樽(shòu zūn)的意思:指人才浪费或不被重用。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滔滔(tāo tāo)的意思:形容水势浩大、声势磅礴,也用来形容言辞或文章的气势磅礴、连绵不绝。

头牛(tóu niú)的意思:指领导、带头的人或事物。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无尽(wú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没有止境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植杖(zhí zhàng)的意思:指人行走时用手或器物支撑身体,以支持自己的行动。

知津(zhī jīn)的意思:指明了解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能够帮助他人渡过难关或解决问题。

中酒(zhōng jiǔ)的意思:指喝酒,特指喝中间一杯。

白兽樽(bái shòu zūn)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能够保守秘密。

注释
滔滔:形容水流或事物众多。
四海:指天下、全世界。
津:渡口,这里比喻知识或学问的入口。
愧:感到惭愧。
先生:对老师的尊称。
植杖芸:古人以耕种为学,植杖(扶杖)芸(除草),象征勤奋学习。
少:年轻。
闻道:领悟道理。
闭口:停止说话。
不论文:不谈论文章。
滟翻:液体波动的样子,形容酒的晃动。
白兽樽:装饰有白色兽纹的酒杯。
归煮:回家后烹煮。
青泥坊底:指地名,也可能暗指清静之地。
芹:芹菜,这里代指普通的菜肴。
老僧:年长的僧人,此处可能指诗人自己。
无尽处:深不可测之处,指学问的深度。
床头牛蚁:床边的小事,比喻琐碎之事。
不曾闻:从未提及。
翻译
我深知世间广阔,常感先生耕耘学问之深沉。
年少时话多晚得智慧,从此沉默不再谈论文章。
美酒在白兽纹的酒杯中摇曳,回家后煮芹菜于青泥坊底。
想要了解我这老僧的深邃,就连床头的琐事我也未曾提及。
鉴赏

这是一首典型的宋代文学风格诗作,语言简洁而深邃,充满了哲理和自嘲的情趣。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古圣先贤的差距,表达了自己的谦逊态度和对知识无边的感慨。

“滔滔四海我知津”一句,以宏大的水势象征广博的学问,诗人自称已经掌握了学习的门径,这里“津”指的是渡口,引申为知识的入门。

“每愧先生植杖芸”则是对古代圣贤之德的仰望与自我能力的反思,“先生”通常指的是孔子或其他伟大的教育家,“植杖”是一种在行走时用作辅助的长棍,常被用来比喻学问之路,诗人表达了对这些圣贤之德的敬仰与自愧。

“自少多言晚闻道”一句流露出诗人的自嘲和反省,承认自己年轻时过于好辩,而真正理解到生命中的真理却是在较晚的时候,这里“道”指的是人生的真谛或哲学上的真理。

“从今闭口不论文”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反思和未来行为的决心,决定不再过多发言,而是专注于内在的修养和学习。

接下来的两句“滟翻白兽樽中酒,归煮青泥坊底芹”,通过描绘一幅隐逸生活的图景,传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脱,以及愿意回到简朴自然的生活状态。这里的“滟翻”形容酒在器皿中翻腾,“白兽樽”可能是指一种精美的酒具,而“归煮青泥坊底芹”则描绘了一种回归田园,过简单生活的情景。

最后两句“要识老僧无尽处,床头牛蚁不曾闻”,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一位心境超然的老僧的差异,再次表达了自己的局限和不足。这里的“要识”意为想要认识或理解,“老僧无尽处”指的是老僧的心灵世界是深不可测的,而“床头牛蚁不曾闻”则是在强调诗人对这种高远境界的无知,"牛蚁"是一种昆虫,常用来比喻世间琐事。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探索,通过与圣贤之德的比较和对未来行为的决心,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哲学思考和个人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孝烈皇后挽诗·其一

母德仪天下,慈恩与地平。

玄心何降割,赤子自含情。

宝镜馀鸾彩,琼楼杳凤声。

沉沉宫漏永,秋月为谁明。

(0)

赠张白河年兄出守汝州

忽忆当年曾附骥,况从早岁亦登龙。

客心每共论天上,宦迹无端向洛中。

山绕水长常带雨,花逢春暮不禁风。

悬知出牧歌初沸,有诏抡材下汉宫。

(0)

用韵报李宗明二首·其二

古来辇毂下,不畜隐沦人。

况有龙门旧,宁无兽锦新?

江山政如画,松柏自宜春。可是东城曲?

过从步屧频。

(0)

奉酬段御史登岳阳楼之作时分理盗贼至海康

谁能手铺湘水平,刬却君山看洞庭。

昔人已骑黄鹤去,楼前乱芷春兰青。

岂知绣衣后千载,远违凤阙来江城。

凭高吊古落日紫,领客置酒开云屏。

酒酣点笔赋新句,薄海传诵令人惊。

忆我初游白玉京,与君联步趋承明。

手宣皇猷敷帝绩,济济学士如登瀛。

一行竟堕万里外,回首沧浪思濯缨。

守官区区事无补,惟有白发欺人生。

䍧牱水外万竹底,四时鸟语烟边鸣。

忽忽此地复相见,恍如幽梦求仙灵。

中宵秣马不遑暇,君又北乡予南征。

如兹后会复何日,念之使我双涕零。

宫中圣人总四溟,所过海岳须澄清。

铁冠峨峨望天下,青霄快展皆修程。

由来豺虎伏仁兽,况有鹰隼当秋横。

明夜相思隔云岛,月落高台闻笛声。

(0)

检校菊吟

百华已烂漫,虐雨更及晨。

疾风吹青空,好日丽芳邻。

自知园居僻,少与繁会亲。

编篱种黄菊,元不计秋春。

昨朝新芽吐,大叶已轮囷。

轩昂各有意,未谓非其神。

故庐陵云下,苦壤多荆榛。

孤芳久不见,贳酒问远人。

(0)

为雪庭禅师题赵氏三马卷二首·其二

骥子生来骨相奇,满沟汗血落胭脂。

空门纵有驮经日,得似牵过白玉墀。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