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川师(chuān shī)的意思:指川军的将领或川军的教官。
丹青(dān qīng)的意思:指绘画、写字等艺术创作。
弟子(dì zǐ)的意思:弟子指的是学生、徒弟,特指拜师学艺的人。
经行(jīng xíng)的意思:指行经、经过。
溺心(nì xīn)的意思:沉迷于某种情感或事物,无法自拔,失去理智。
萍梗(píng gě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不重要,像浮萍一样漂泊无定。
容止(róng zhǐ)的意思:容忍和止息。
升堂(shēng táng)的意思:指晋升到更高的地位或更高的级别。
时俗(shí sú)的意思:指社会风尚和习俗。
师弟(shī dì)的意思:指在同一师门下拜师学艺的晚辈弟子。
斯文(sī wen)的意思:文雅有礼貌,举止得体。
虚心(xū xīn)的意思:谦虚谨慎,心胸开阔,乐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和批评。
伊川(yī chuān)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景象,形容春天或夏天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景象。
一线(yī xiàn)的意思:表示极为微弱或微小的差距或界限。
与时(yǔ shí)的意思:与时俱进意为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进步和适应。
- 注释
- 斯文:学术。
一线流:如流水般。
伊川师:指程颐(伊川先生),宋代著名理学家。
弟子:学生。
萍梗:比喻漂泊不定,这里指弟子们的行踪。
经行:经书的学习和实践。
丹青:绘画。
肖容止:描绘形象和举止。
升堂:进入课堂。
闻:教诲。
虚心:谦逊的态度。
探厥旨:探究其深层含义。
时俗:世俗潮流。
溺心:过分沉迷。
口耳:仅限于口头和耳朵所听,指肤浅学习。
- 翻译
- 学术传统如流水般流淌,伊川师门弟子众多。
弟子们通过记录经书行迹,用丹青描绘老师的言行举止。
在课堂上仿佛能听到老师的教诲,虚心探究其深意。
不要与世俗潮流争逐,不应沉迷于口耳之学。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景行堂》,是宋代学者程公许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学术传承的敬意和对严谨学风的倡导。"斯文一线流"描绘了知识和文化的延续,如同一条细流不断流淌,强调了师徒之间的承继关系。"伊川师弟子"则特指程颐(伊川先生)的门人,程颐是北宋理学家,其弟子在此处代表了儒家学术的追随者。
"萍梗记经行"以浮萍比喻弟子们漂泊不定的生活,但不忘记录师门的教诲和足迹,体现了他们的勤奋和忠诚。"丹青肖容止"则是通过绘画来重现老师的言行举止,以示尊敬和怀念。
"升堂如有闻,虚心探厥旨"进一步强调学习时应保持谦虚的态度,深入理解老师的教诲,不被表面的知识所迷惑。"毋与时俗竞,溺心于口耳"告诫弟子们不要被世俗风气所左右,而要专注于内心的理解和实践,避免仅仅追求口耳之学。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了对学术传统的尊重,对求知态度的提倡,以及对个人修养的引导,展现了宋代学者对于教育和学术精神的深刻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挽黄淳父丈
少微东壁两星虚,偏落吴江恨有馀。
见失奉高犹自可,听亡叔度转愁予。
松能傲雪还成槁,兰岂当门也自锄。
若个曾偷江左集,何人不购永兴书。
窗前谷雨分茶鼎,屧底春山却笋舆。
种种风流今日尽,可应南望不欷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