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景行堂》
《景行堂》全文
宋 / 程公许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斯文一线流,伊川师弟子

萍梗经行丹青容止

升堂如有闻,虚心探厥旨。

毋与时俗竞,溺心于口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川师(chuān shī)的意思:指川军的将领或川军的教官。

丹青(dān qīng)的意思:指绘画、写字等艺术创作。

弟子(dì zǐ)的意思:弟子指的是学生、徒弟,特指拜师学艺的人。

经行(jīng xíng)的意思:指行经、经过。

溺心(nì xīn)的意思:沉迷于某种情感或事物,无法自拔,失去理智。

萍梗(píng gě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不重要,像浮萍一样漂泊无定。

容止(róng zhǐ)的意思:容忍和止息。

升堂(shēng táng)的意思:指晋升到更高的地位或更高的级别。

时俗(shí sú)的意思:指社会风尚和习俗。

师弟(shī dì)的意思:指在同一师门下拜师学艺的晚辈弟子。

斯文(sī wen)的意思:文雅有礼貌,举止得体。

虚心(xū xīn)的意思:谦虚谨慎,心胸开阔,乐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和批评。

伊川(yī chuān)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景象,形容春天或夏天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景象。

一线(yī xiàn)的意思:表示极为微弱或微小的差距或界限。

与时(yǔ shí)的意思:与时俱进意为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进步和适应。

注释
斯文:学术。
一线流:如流水般。
伊川师:指程颐(伊川先生),宋代著名理学家。
弟子:学生。
萍梗:比喻漂泊不定,这里指弟子们的行踪。
经行:经书的学习和实践。
丹青:绘画。
肖容止:描绘形象和举止。
升堂:进入课堂。
闻:教诲。
虚心:谦逊的态度。
探厥旨:探究其深层含义。
时俗:世俗潮流。
溺心:过分沉迷。
口耳:仅限于口头和耳朵所听,指肤浅学习。
翻译
学术传统如流水般流淌,伊川师门弟子众多。
弟子们通过记录经书行迹,用丹青描绘老师的言行举止。
在课堂上仿佛能听到老师的教诲,虚心探究其深意。
不要与世俗潮流争逐,不应沉迷于口耳之学。
鉴赏

这首诗名为《景行堂》,是宋代学者程公许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学术传承的敬意和对严谨学风的倡导。"斯文一线流"描绘了知识和文化的延续,如同一条细流不断流淌,强调了师徒之间的承继关系。"伊川师弟子"则特指程颐(伊川先生)的门人,程颐是北宋理学家,其弟子在此处代表了儒家学术的追随者。

"萍梗记经行"以浮萍比喻弟子们漂泊不定的生活,但不忘记录师门的教诲和足迹,体现了他们的勤奋和忠诚。"丹青肖容止"则是通过绘画来重现老师的言行举止,以示尊敬和怀念。

"升堂如有闻,虚心探厥旨"进一步强调学习时应保持谦虚的态度,深入理解老师的教诲,不被表面的知识所迷惑。"毋与时俗竞,溺心于口耳"告诫弟子们不要被世俗风气所左右,而要专注于内心的理解和实践,避免仅仅追求口耳之学。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了对学术传统的尊重,对求知态度的提倡,以及对个人修养的引导,展现了宋代学者对于教育和学术精神的深刻见解。

作者介绍

程公许
朝代:宋

程公许(?—1251),字季与,一字希颖,号沧州。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一说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人。嘉定进士。历官著作郎、起居郎,数论劾史嵩之。后迁中书舍人,进礼部侍郎,又论劾郑清之。屡遭排挤,官终权刑部尚书。有文才,今存《沧州尘缶编》。
猜你喜欢

弘治宫词十二首·其八

御前黄盖进羹汤,玉箸频停不肯尝。

应是司农闻水旱,蹙眉时读两三行。

(0)

闺怨三首·其三

三殿论功拜彻侯,平阳歌舞一时收。

无端却是刀环月,更遣文君赋白头。

(0)

閒居无事偶亿古人恒语成联者因以所感足之不论其合与否也·其十

解绶还神虎,买舟向吴会。

冷如鬼手馨,强来捉人臂。

(0)

杂咏·其二

寂寞何人问,韶颜镜里红。

亦知年未老,无意向东风。

(0)

寄挽黄淳父丈

少微东壁两星虚,偏落吴江恨有馀。

见失奉高犹自可,听亡叔度转愁予。

松能傲雪还成槁,兰岂当门也自锄。

若个曾偷江左集,何人不购永兴书。

窗前谷雨分茶鼎,屧底春山却笋舆。

种种风流今日尽,可应南望不欷歔。

(0)

署中独酌先后共得十首颇有白家门风不足存也·其十

方床细簟少尘埃,午倦抛书蝶使催。

蕉影瞢腾勾暂住,竹声敲戛唤仍回。

主盟风月应谁让,领略江湖未有才。

看尽落花无一事,自支铛足煮新醅。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