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渤海(bó hǎi)的意思:比喻庞大而辽阔的海洋,也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领域的广阔和辽阔。
层台(céng tái)的意思:指高高的台阶或楼梯。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寒花(hán huā)的意思:形容在严寒的冬天开放的花朵,比喻在艰苦困难的环境中表现出的坚强和顽强。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后人(hòu rén)的意思:指后代的人。
绝顶(jué dǐng)的意思:达到极限或巅峰的状态。
落木(luò mù)的意思:指秋天树叶逐渐枯萎脱落的景象,比喻事物逐渐衰败或消亡。
难问(nán wèn)的意思:难以询问或得到答案
牛山(niú shān)的意思:指人或事物非常强大、威猛、雄壮的样子。
三秋(sā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长短,用于形容等待的时间很长。
天难(tiān nán)的意思:指天灾人祸,大自然对人类造成的困扰和痛苦。
痛饮(tòng yǐn)的意思:痛快地畅饮酒,形容豪情壮志或畅快淋漓的饮酒。
戏马(xì mǎ)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被人任意摆弄、戏弄,失去自主权。
潇然(xiāo rán)的意思:形容心情舒畅、自在无忧的样子。
野色(yě sè)的意思:指自然界中的美丽景色,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风采。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巍所作的《九日登马谷山》。诗中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情景,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了对人生、历史的感慨。
首联“登高此日亦奇哉,野色潇然渤海隈”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于重阳佳节登高望远,眼前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辽阔的渤海湾畔,感受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
颔联“独喜寒花开绝顶,宁须戏马向层台”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在高耸的山顶上,寒花绽放,独享这份宁静与美丽,无需借助游戏或表演来寻求乐趣,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纯粹欣赏和内心深处的宁静。
颈联“浮云万里天难问,落木三秋雁正来”转而描写天空与季节的变化。诗人望着万里长空中的浮云,不禁感叹其难以捉摸的变幻莫测,同时又注意到秋天来临,大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
尾联“何事牛山不痛饮,沾衣徒使后人哀”则引出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牛山痛饮的故事寓意着人生的短暂与无奈,诗人似乎在问自己为何不借此机会尽情欢饮,却只能让后来的人徒增哀伤。这一句既是对自身情感的反思,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登高所见的自然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人生、历史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富有哲理意味,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