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极(bā jí)的意思:指极端、极其。
百家(bǎi jiā)的意思:指各家的学问、见解或观点。
长途(cháng tú)的意思:指路途遥远,旅途劳累。
典谟(diǎn mó)的意思:指典章制度的谋略和计策。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高挹(gāo yì)的意思:形容水位高,溢出来。
浩浩(hào hào)的意思:形容水势或声势非常宏大、浩大。
横览(héng lǎn)的意思:横览指的是从侧面或斜视的角度观察或浏览,也可以表示全面地了解或熟悉一件事物。
今古(jīn gǔ)的意思:今古意为从古至今,表示时间的长久和历史的悠久。
九区(jiǔ qū)的意思:九区指的是指责、指摘、批评的地方。
局蹐(jú jí)的意思:指处于困境中,陷入困局或危险境地。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目想(mù xiǎng)的意思:形容心中所想的与眼前所见的不相符合。
奇伟(qí wěi)的意思:形容事物异常奇特、宏伟壮观。
上下(shàng xià)的意思:上下表示范围或顺序,上指高处、前者或前侧,下指低处、后者或后侧。
书学(shū xué)的意思:
(1).犹典籍。《后汉书·邓骘传》:“ 耿氏 教之以书学,遂以通博称。”《南史·后妃传上·韩兰英》:“妇人 吴郡 韩兰英 有文辞……及 武帝 以为博士,教六宫书学。”
(2).学习书法和字学;学习书法和字学的学校。《南史·王慈传》:“ 慈 ……少与从弟 俭 共书学, 谢凤 子 超宗 尝候 僧虔 ,仍往东斋诣 慈 。 慈 正学书,未即放笔。”《周书·艺术传·冀儁》:“时俗入书学者,亦行束脩之礼。”《新唐书·选举志上》:“凡书学:《石经三体》限三岁,《説文》二岁,《字林》一岁。”《宋史·选举志三》:“书学生,习篆、隶、草三体,明《説文》、《字説》、《尔雅》。”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三·古图书》:“书学之用大矣。篆之猎碣,则文石鼓;勒之鼎彝,则为款识;摹之范金,则为印章,然非浅学所能辩也。”
(3).关于汉字书法的理论。腾踔(téng chuō)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勃发出旺盛的精力和活力,充满激情和朝气。
微躯(wēi qū)的意思:形容身体虚弱,体弱多病。
吾徒(wú tú)的意思:指自己的学生或门徒。
学书(xué shū)的意思:学习读书和写字。
卓荦(zhuó luò)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才华横溢。
-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历史感慨开篇,"浩浩今古,茫茫长途"描绘出时间与空间的广阔无垠,暗示历史长河中的个体渺小。"俯仰上下,局蹐微躯"进一步强调人生的短暂和局限,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深刻认识。
接下来,诗人自述通过学习书法和剑术,同时追求儒家的卓越风范,广泛涉猎诸子百家的思想,汲取古代智慧,"学书学剑,卓荦为儒,横览百家,高挹典谟",展现了其博学多才和高尚追求。
"腾踔奇伟,斯称吾徒"表达出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认可,认为自己是具有非凡才情的一类人。最后两句"思通八极,目想九区"则寄寓了诗人宏大的理想,希望思想能超越时空界限,眼界能涵盖宇宙四方,展现出其志向远大和胸怀壮志。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章学诚作为清代学者的深厚学识、高尚品格以及对历史和人生哲理的深邃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高阳台
琼树流光,霜兼映日,何郎风度翩翩。
少小才名,骅骝谁与争先。
迟回未奏长杨赋,早惊心、锦瑟华年。
向芳筵,有酒如渑,且泛觥船。
偷声减字从头按,把湘豪慢拈,写出蝉娟。
翠羽明珠,洛妃愁坐芝田。
花枝拂面,销魂久到,而今玉麈谈元。
尚依然,双鬓青青,轻飏茶烟。
月底修箫谱二首·其一
径萦回,山荦确,何处逗红萼?
东野穷愁,位置在云壑。多应想像芳游,闲中设色。
聊快意,玉鞭金络。恍如昨。
几回把酒论交,萍梗共漂泊。
太息匆匆,丁令已成鹤。
如今闻笛伤心,看花惹恨,只沉痛,斯人难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