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读 真 西 山 奏 疏 宋 /施 枢 戎 狄 从 来 不 可 凭 ,谁 令 汉 祖 议 和 亲 。连 衡 休 易 从 游 说 ,厝 火 当 忧 卧 积 薪 。黯 在 淮 南 谋 自 寝 ,亮 亡 司 马 志 方 伸 。本 强 始 见 遐 冲 折 ,信 是 经 纶 直 要 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从游(cóng yóu)的意思:指行动自由,不受拘束。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厝火(cuò huǒ)的意思:指火势猛烈,燃烧得非常旺盛。
汉祖(hàn zǔ)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始祖,也指自己的祖先。
和亲(hé qīn)的意思:指两个国家或势力之间通过婚姻联姻来达成和平、友好的关系。
淮南(huái nán)的意思:指淮河以南地区,也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者某个团体的位置或地域范围。
积薪(jī xīn)的意思:积薪指的是积累柴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为将来的需要做好准备。
经纶(jīng lún)的意思:指治理国家或组织的才智和智慧。
连衡(lián héng)的意思:连续不断地连结或联系
戎狄(róng dí)的意思:指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也泛指野蛮、粗野的人。
司马(sī mǎ)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有才华的人。
遐冲(xiá chōng)的意思:指远离家乡或远离原来生活环境,奔赴他乡,冲向未知的地方。
要人(yào rén)的意思:指重要的人物,具有重要地位或作用的人。
议和(yì hé)的意思:指双方或多方经过讨论、协商,达成共识,停止争斗,恢复和平。
游说(yóu shuì)的意思:指通过言辞劝说、劝导他人,以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施枢所作的《读真西山奏疏》。诗中,作者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表达了对边疆政策和外交决策的见解。首句“戎狄从来不可凭”揭示了对异族的警惕,认为不能单纯依赖和亲来维系和平。接着,“谁令汉祖议和亲”批评汉高祖的和亲政策,暗示这种妥协可能并非明智之举。
“连衡休易从游说”进一步指出,纵横捭阖的外交手段容易被游说者左右,应当谨慎对待。诗人以“厝火当忧卧积薪”为喻,警示决策者要预见潜在危机,如同放置火种时应虑及可能的隐患。
“黯在淮南谋自寝,亮亡司马志方伸”借淮南王刘安和诸葛亮的故事,暗指在国家危难之际,决策者应有坚定的意志和远见,如诸葛亮在司马懿去世后才得以施展抱负。
最后两句“本强始见遐冲折,信是经纶直要人”强调国家的根本在于自身强大,只有真正的治国之才,才能在关键时刻扭转局势。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国家政策和人才选拔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吴太守明乡入觐见访时客晋赋此奉答
昔别都亭柳,垂条几度新。
独辞燕赵路,相和楚阳春。
老去辙鱼涸,时来尺蠖伸。
中丞远意切,上党故情亲。
延士堪为主,移家岂在人。
渔樵今自适,龙凤古谁驯。
地得知音侣,天留报德身。
有期孤钓渭,多事负耕莘。
西极连三晋,南云望八闽。
海霞疑振藻,江月恍交神。
客阻关山暮,鸦啼风雨晨。
邺台停五马,空复访纶巾。
登遵化城楼
地道通辽海,山岚隐蓟门。
登城秋草遍,拂剑早霜繁。
清切闻芦管,苍茫见塞垣。
健儿屯北戍,战马出中原。
羽檄黄尘动,牙旗白日翻。
穷边思李牧,异代感刘琨。
旅况聊成赋,戎机未易论。
从兹谢游好,归卧旧山樊。
送童侍御仲良谪羊城
把袂看春早,天涯几故知。
离歌初断处,迁客欲行时。
帆度三江尽,云飞五岭迟。
炎方殊物色,秋水澹心期。
正气惊山鬼,威名伏岛夷。
瘴烟聊复酒,海月尚堪诗。
地远身仍健,官清俗可移。
罗浮春万里,还望早梅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