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时》
《感时》全文
宋 / 赵期   形式: 七言绝句

谁人共挽天河水,尽洗中原犬虏腥。

角巾私第复言,兵迨留守宗泽疏。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复言(fù yán)的意思:指多次重复相同的言论或主张。

河水(hé shuǐ)的意思:指大河的水流,借指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角巾(jiǎo jīn)的意思:角巾是指古代士人所戴的一种帽子,代表了士人的身份和学问。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有才华和学问。

留守(liú shǒu)的意思:指在外地工作、学习或其他原因离开家乡的人,留下家人在家中照顾。

谁人(shuí rén)的意思:指不知道是谁的人,表示对身份不明的人的疑问。

私第(sī dì)的意思:私自建造的住宅或官邸

天河(tiān hé)的意思:指银河,也可比喻广阔的水域或水系。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角巾私第(jiǎo jīn sī dì)的意思:指一个人自命不凡,自命清高,独断专行,不愿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鉴赏

这首诗《感时》由宋代诗人赵期所作,表达了对时局的深切忧虑与感慨。

首句“谁人共挽天河水”,以天河水象征清白、纯净的力量,暗示诗人渴望有人能携手合作,共同清除世间污浊,恢复清明。这里的“挽”字生动地描绘出一种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场景,寄寓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呼唤。

次句“尽洗中原犬虏腥”,直指当时中原地区遭受外族侵扰、战乱频仍的现实,以“犬虏”形象化地形容敌人的残暴与野蛮,而“腥”字则强化了战争带来的血腥与残酷。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宁、人民生活的深切期盼,以及对战争给社会带来的破坏的强烈谴责。

后两句“角巾私第不复言,兵迨留守宗泽疏”,转而聚焦于个人层面的情感与行动。诗人以“角巾私第”自喻,暗示自己虽身处隐逸之地,但内心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并未消减。同时,“不复言”三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不愿轻易言说,又无法完全忘怀国家的苦难。最后,“兵迨留守宗泽疏”则点明了诗人对当时实际掌管军政的宗泽的担忧或失望,暗含对宗泽未能有效应对时局、保护国家的批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时局的深刻忧虑,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阶层在面对动荡时局时的复杂心态和道德抉择。

作者介绍

赵期
朝代:宋

赵期(一○六六~一一三七),字友约,祖籍洛阳(今属河南),其父赵寓迁居亳州(今安徽亳县)。赵普四世孙。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进士,官机宜检详文字,除秘书郎。徽宗立,累迁光禄少卿、国子祭酒。宣和二年(一一二○),除尚书丞,迁兵部尚书。三年,以镇压宋江、方腊封武功伯。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冬,奉敕为江南宣抚使督诸勤王兵入援。高宗即位,以卫尉少卿进封河南郡公。自亳护驾南迁,侨居缙云。绍兴七年卒,年七十二。谥忠简。著《九望》、《九怨》,大抵皆忧国悯世之意,已佚。
猜你喜欢

颂古三十二首·其六

鹙子已圆无漏种,换却身形总不知。

通途一贯非他物,午夜胡僧步雪归。

(0)

颂古三十二首·其二十二

转位投机觅更难,回途复妙岂相关。

新丰洞口翻波浪,一扫须教彻底乾。

(0)

喜雨

麦吐经时雨,炉薰一寸云。

叶边先策策,月堕故纷纷。

待趣诗翁语,何曾菜色闻。

问天浑不试,吾欲张吾军。

(0)

题平江范石湖桥壁二首·其一

经纶初不碍躬耕,更复缘诗太瘦生。

莫问雪堂人在否,石湖依旧小桥横。

(0)

一九与二九,相逢不出手。

世间出世间,无剩亦无少。

(0)

辞亦庵相招

南北东西总亦庵,尘毛刹海悉包含。

山僧已住其中矣,更欲招邀即不堪。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