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端午帖子·其一太上皇帝阁》
《端午帖子·其一太上皇帝阁》全文
宋 / 周必大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虞]韵

日天中节它年赤伏符。

只因昭火德不为荆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赤伏(chì fú)的意思:指裸露着身体,躺卧在地上。

火德(huǒ dé)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具有热忱和正直的品质。

荆吴(jīng wú)的意思:指古代荆州和吴州,泛指两地的人或事物。

日天(rì tiān)的意思:指非常厉害、极其强大或极为恶劣的程度。

它年(tā nián)的意思:将来的某一年,指未来的时候。

天中(tiān zhōng)的意思:指在天空中,中央地带。

中节(zhōng jié)的意思:指节俭、节约。

赤伏符(chì fú fú)的意思:指红色的符纸,用于驱邪、辟邪。

天中节(tiān zhōng jié)的意思:天中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节日,也称为夏至节。在农历的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的时间最长,白天最长,夜晚最短。

翻译
今天是端午节,明年则是凶吉之兆。
这仅因为崇尚光明的火德,而非特意纪念荆楚吴地的历史
注释
此日:这一天。
天中节: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又称天中节,因午时居天之中)。
它年:明年。
赤伏符:古代天文历法中的凶吉预兆。
昭:彰显,崇尚。
火德:古人以五行对应五德,火为其中之一,象征光明和正义。
不为:不是为了。
记:纪念。
荆吴:古代地区名,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作品,标题为《端午帖子(其一)太上皇帝阁》。诗中描述的是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诗人提到“此日天中节”,点明了节日的名称,即端午节,又称为天中节,因为此时正值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一年中的天中之时。

“它年赤伏符”暗指历法中的天文现象,赤伏符象征着星辰运行轨迹与吉凶,这里可能暗示着端午节在古代被视为吉祥之日,预示着好运或某种神秘力量。

“只因昭火德”进一步强调了端午节与火有关的习俗,如赛龙舟和粽子的制作,都与火有关,同时也寓意着光明和阳刚之气。“昭”字表达了这种光明正大的特质。

“不为记荆吴”则表明,虽然诗句没有直接提及具体的地域——荆楚(湖北一带)和吴地(江苏一带),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在这些地方尤为盛行,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端午节为背景,寓含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和对节日文化的敬畏,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传统习俗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周必大

周必大
朝代:宋   字:子充   生辰: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及第。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举博学宏词科。曾多次在地方任职,官至吏部尚书、枢密使、左丞相,封许国公。庆元元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
猜你喜欢

满江红·其二题柳村渔乐图用吕居仁韵

万柳藏村,人家住、白鸥溪曲。

但编篱插槿,结茅为屋。

门外浅汀清似练,窗前抱膝人如玉。

雨才收、荡漾两三舟,冲波绿。堪对酒,陶潜菊。

宜啸咏,王猷竹。羡渔翁妇子,何荣何辱。

画阁朱门凋谢了,浮家泛宅随时足。

只一竿、明月不须钱,烹鱼熟。

(0)

浣溪纱.春睡

草绿闲阶日自移。画梁泥冷燕归迟。

恹恹春困解罗衣。

枕面正随蝴蝶化,柳阴谁遣杜鹃啼。

起来花影到帘帏。

(0)

虞美人·其一本意

霜花溅血乌江路。的是君王误。鸿门玉斗怪当年。

不教虞兮舞剑、向樽前。芳魂随向江东渡。

犹作花枝舞。彘也堪怜雉也妖。

笑问汉王遗恨、几时消。

(0)

忆少年.春闺

春尘如雨,春风如醉,春光如梦。

春花独对也,只春波微动。

剪破春阴春色好,更春情落红催送。

萋萋春草碧,恰补春愁空。

(0)

后从军行,仿杜后出塞体五首·其一

封侯无相骨,际会须风云。

君看牧羊儿,一胜拜将军。

粤西有巨盗,十载烟尘昏。

蔓延及浙水,召募急如焚。

投辕授旗甲,万马如蜂屯。

男儿身许国,生死安足论。

努力事戎行,及时当树勋。

(0)

野人饷菊有感四首·其三

尝言爱菊耐霜威,晚节都甘与世违;

只恐秋来容鬓改,几人插得满头归!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