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追史籀制,惜值车攻休。
会稽岂无碑,颂述徒誇浮。
剥落(bō luò)的意思:指事物表面的一层皮、壳或涂层脱落。也比喻事物的本质或真相逐渐显露出来。
东向(dōng xiàng)的意思:指朝着东方,表示向东方发展或朝向好的方向前进。
好事(hǎo shì)的意思:指好的事情,有益的行为或积极的结果。
皇州(huáng zhōu)的意思:指帝王所居之地,比喻权力高度集中、统治严密的地方。
会稽(huì jī)的意思:指人的品行高尚,能够坚守正义,并且不为外界所动摇。
蓟丘(jì qiū)的意思:指蓟县的丘陵地带,用来比喻偏僻的地方或边远的地方。
金源(jīn yuán)的意思:指财富或利益的源泉。
考古(kǎo gǔ)的意思:考古是指通过对古代文化遗存的发掘、研究和分析,来了解古代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学科。
摩娑(mó suō)的意思:形容事物相互摩擦、碰撞的声音。也用来形容人们争吵、争执的场面。
岐阳(qí yáng)的意思:指人才出众,出类拔萃。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桥门(qiáo mén)的意思:指能够沟通、连接两个不同地方或者两个不同群体的人或事物。
仁化(rén huà)的意思:仁爱的品德感化他人,使其变得善良和宽容。
三代(sān dài)的意思:指祖父、父亲和子孙三代人。
声华(shēng huá)的意思:形容声音悦耳动人,光彩照人。
使君(shǐ jūn)的意思:指能够任用、派遣的官员或人才。
石刻(shí kè)的意思:石刻是指在石头上雕刻出的艺术作品或文字。
嗣续(sì xù)的意思:接连不断地继承下去
颂述(sòng shù)的意思:赞美、称颂
驼载(tuó zǎi)的意思:形容负重过多,超过承受能力。
五马(wǔ mǎ)的意思:指五匹马,比喻力量强大、威势非凡。
西周(xī zhōu)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一个朝代,也用来形容事物兴盛的时期。
兴邦(xīng bāng)的意思:指国家兴盛、国家强大。
言宣(yán xuān)的意思:言宣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公开宣布或宣传言论。
愿言(yuàn yán)的意思:指心中所愿的话语或要表达的意思。
榛菅(zhēn jiān)的意思:指茅草和林木,比喻质朴、淳朴的品质或境界。
篆法(zhuàn fǎ)的意思:篆法是指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书写技法,也可指代书法家运用篆刻技法创作的作品。
这首元代吴师道所作的《分韵赋石鼓送达兼善出守绍兴》诗,以石鼓作为切入点,展开对历史与现实的深沉思考。诗中首先描绘了石鼓的历史价值与遗世独立的景象,通过“石刻三代遗”、“独数岐阳蒐”等句,展现了石鼓作为古代文物的独特地位。接着,诗人感慨于这些珍贵文物在自然与时间面前的脆弱,以及它们被遗忘的命运,“剥落卧榛菅,奇宝谁见收”,表达了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切忧虑。
随后,诗人转而赞扬了金源的远见与慷慨,将石鼓从遥远之地运至蓟丘,使得这些宝物得以保存与流传。然而,诗人又感叹于这些宝物在特定历史时刻的缺失,即“岂知桥门镇,天为兴邦留”,似乎在暗示着某种命运或机遇的错失。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自己年老时对这些历史遗迹的亲近与探索,以及对西周文明的向往与思考。“我老幸摩挲,考古思西周”,流露出一种对古代文明的深厚情感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诗中还提到了使君(可能是指当时的官员)的书法造诣,以及其作品在京城的声名远播,这不仅是对个人才华的赞美,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对于艺术与文化的重视。
最后,诗人以“愿言宣仁化,嗣续垂千秋”结束,表达了希望借由传播仁德之化,使得文化与道德得以传承与发扬光大的美好愿望。整首诗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穿梭,既有对过往的回顾与反思,也有对未来发展的期待与憧憬,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进步的热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