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豺,水有蜮,山之南行不得郁。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逼仄(bī zè)的意思:形容狭小拥挤的环境或空间。
不行(bù xíng)的意思:不可以,不允许,不行动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愁胡(chóu hú)的意思:形容人的神情愁闷,忧心忡忡。
杜宇(dù yǔ)的意思:指难以驯服的鸟类,比喻难以驾驭或控制的人或事物。
海南(hǎi nán)的意思:指事物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互相关联的关系。
鸿雁(hóng yàn)的意思:比喻亲友离别或相思之情。
蛟龙(jiāo lóng)的意思:指神情威武、气势磅礴的样子。
荆棘(jīng jí)的意思:比喻困难、艰险。
留滞(liú zhì)的意思:停滞不前,无法前进或发展。
墨墨(mò mò)的意思:形容墨水或墨汁浓重,黑得很深。
填填(tián tián)的意思:填补空缺,弥补不足
望帝(wàng dì)的意思:望着天空向帝王祈求心愿。
无极(wú jí)的意思:指没有极限、无穷无尽。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行泥(xíng ní)的意思:行动迟缓,动作不灵活。
炎徼(yán jiǎo)的意思:形容火势炽烈,烈焰熊熊。
沾臆(zhān yì)的意思:指接触到某种风气、思想、品性等,会受到其影响。
瘴疠(zhàng lì)的意思:指瘟疫、传染病。
鹧鸪(zhè gū)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相得益彰,互相依存。
自名(zì míng)的意思:
(1).自称;自命。 宋 苏轼 《辛丑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途中作口号》:“诗人如布穀,聒聒常自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京师沟渠极深广,亡命多匿其中,自名为‘无忧洞’。”《金史·陈规传》:“南渡后,諫官称 许古 、 陈规 ,而 规 不以訐直自名,尤见重云。”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做“杂文”也不易》:“虽然自名为‘文艺独白’,但照 林先生 的看法来判断,‘散文非散文,小品非小品’,其实也正是‘杂文’。”
(2).因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而闻名。《南史·文学传·吴均》:“先是, 均 将著史以自名,欲撰《齐书》,求借 齐 起居注及群臣行状。” 唐 韩愈 《张中丞传后序》:“ 翰 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 金 王若虚 《诗话》:“近岁诸公以作诗自名者甚众,然往往持论太高。”
(3).自通名姓。《后汉书·赵孝传》:“ 孝 既至,不自名,长不肯内。”行不得(xíng bù dé)的意思:指行为不得法、不合规定或不被允许。
- 鉴赏
这首《山鹧鸪》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描绘山林间的自然景象与动物生活,寓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表达。
首先,诗中的“山有豺,水有蜮”两句,以“豺”和“蜮”作为山林水泽的象征,暗示了自然界中的险恶与威胁。接着,“山之南行不得郁”一句,表达了在特定地理环境下的困境与束缚,隐喻人生的艰难与局限性。
“孤台高,高无极,行人过此泪沾臆”描绘了一座孤独而高耸的山峰,让过客们不禁感伤,泪水沾湿了心胸。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蕴含了对人生旅途孤独与挫折的感慨。
“炎徼崄巘,插天瘴疠”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险峻与恶劣环境,暗示了人生的挑战与困难。而“山中杜宇,人谓望帝”则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杜宇(即望帝),表达了对远方或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君行不行胡留滞”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犹豫不决、停滞不前的人生态度的批评与劝勉,鼓励人们勇敢前行。
最后,“有鸟有鸟,自名鹧鸪。鸿雁虽嗷,不慕愁胡”通过对比鸿雁与鹧鸪的行为,强调了鹧鸪面对困境时的执着与坚持,即使处境艰难,也不放弃希望,不羡慕他人的安逸,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云填填,雨墨墨。蛟龙在海南,虎咆岭以北”描绘了风雨交加、云雾缭绕的景象,以及蛟龙与猛虎的生存状态,进一步强化了自然界的险恶与生命的顽强。
“岭行逼仄,跣踏荆棘。龙行泥中,虎为虫食。鹧鸪鹧鸪行不得”则以具体的行动描绘了在险恶环境中艰难前行的场景,鹧鸪无法自由飞翔,象征着人在困境中难以摆脱束缚,但依然努力挣扎求生。
整体而言,《山鹧鸪》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早春即事
眼重朝眠足,头轻宿醉醒。
阳光满前户,雪水半中庭。
候变随天气,春生逐地形。
北檐梅晚白,东岸柳先青。
葱垄抽羊角,松巢堕鹤翎。
老来诗更拙,吟罢少人听。
羁旅行
远客出门行路难,停车敛策在门端。
荒城无人霜满路,野火烧桥不得度。
寒虫入窟鸟归巢,僮仆问我谁家去。
行寻田头暝未息,双毂长辕碍荆棘。
缘冈入涧投田家,主人舂米为夜食。
晨鸡喔喔茅屋傍,行人起扫车上霜。
旧山已别行已远,身计未成难复返。
长安陌上相识稀,遥望天山白日晚。
谁能听我辛苦行,为向君前歌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