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卑湿(bēi shī)的意思:卑微、谦虚、谦逊
宾客(bīn kè)的意思:指客人、宾馆等接待来访的人。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大禹(dà yǔ)的意思:指治理水患或解决重大问题的人物或事物。
方极(fāng jí)的意思:极端,极其
逢迎(féng yíng)的意思:指为了迎合他人的意思而主动去迎合对方的喜好或者要求。
官道(guān dào)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业道路,也用来比喻官员的权力和地位。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极目(jí mù)的意思:极目指的是向远处极目远望,形容目光远大、眼界宽广。
筋力(jīn lì)的意思:指体力、力量的强大。
九州(jiǔ zhōu)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九个行政区域,也泛指全国。
明水(míng shuǐ)的意思:明亮的水,指清澈透明的水。
匍匐(pú fú)的意思:指人或动物爬行的姿势,腹部贴着地面,四肢伸展。
上官(shàng guān)的意思:指权力高高在上的官员或有权有势的人。
湿人(shī rén)的意思:形容人无能、无力或被动的状态。
四方(sì fāng)的意思:四个方向,指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胸臆(xiōng yì)的意思:指心中的意见、想法、感受。
野菜(yě cài)的意思:指生长在野外的蔬菜。
- 鉴赏
这首诗《秋雨叹(其三)》由明代诗人康海所作,通过描绘秋雨连绵不绝的景象,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首句“原上官道泥已深”,开篇即以浓重的笔触描绘出秋雨过后,官道上泥泞深重的景象,暗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为后续的民生描写埋下了伏笔。接着,“原下卑湿人怎禁”一句,将视线转向低洼之地,强调了雨水对人的生存构成的巨大威胁,体现了诗人对底层民众生活困境的关注。
“四方极目尽明水”,随着视角的转换,诗人将目光投向广阔的天地间,只见一片汪洋,没有可以立足之地,形象地展现了洪水泛滥的严重后果。而“野菜可餐何处寻”则进一步揭示了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无法满足,凸显了灾情的严峻性。
“绹涂匍匐寡筋力,宾客逢迎甚胸臆”两句,通过对比官道上的艰难行进与宾客间的虚伪应酬,深刻批判了当时社会中官员与民众之间的巨大鸿沟,以及官场的腐败与冷漠。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最后,“安得大禹凿九州,更使苍生免昏匿”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他希望像古代治水英雄大禹那样,能够统一治理国家,消除水患,让百姓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这不仅是对历史英雄的颂扬,更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强烈呼吁,寄托了诗人对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的描绘,深刻反映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惜余春慢.落花
芍药开余,荼蘼放了,尽把韶华催逼。
将离且住,欲堕还飞,片片落红狼藉。
却喜飘残玉沟,蹴傍舞筵,尚供吟笔。
纵无情,想到半抛藩溷,也应怜惜。
叹自昔、悲葬西施,吴宫春去,一例梦中幽泣。
鸾肠浪费,凤觜空煎,尽够燕忙莺急。
怪怎东风太狂,特地吹开,吹残何意。
快呼童、净扫阶除,莫被玉人知得。
一萼红
诉幽心。积相思几寸,黄叶碧波深。
磨迹回旋,轮蹄销歇,天涯绿遍园林。
看脱手、新词似弹,触旧题,秋月十分临。
虚说笼纱,浪传画壁,五载流阴。
听罢楼头晨鼓,笑那知许事,烂漫同斟。
剑斫酣余,弦翻误后,更阑星斗沉沉。
细检点、酒人无恙,只汪伦、不共醉时吟。
待到花钿狼藉,没处追寻。
湘月.秋柝
声连万户,更谁家思妇,相和砧杵?
角倦笳慵辛苦向,三十六街催曙。
眠待迟归,会怜轻别,记个人听处。
征衫正薄,那堪敲傍孤旅。
劳汝绕遍重闉,堤防密密,怕梦魂飞去。
万递千回愁共永,还杂滴阶凉雨。
征马嘶霜,荒鸡啼月,多少良宵误。
扁舟明日,雁更还在烟浦。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