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成规(chéng guī)的意思:指已经形成并被广泛遵守的规则、准则或习惯。
道民(dào mín)的意思:道德高尚的人民。
都宪(dōu xiàn)的意思:指高官昏庸无能,不称职。
逢时(féng shí)的意思:逢时意为遇到合适的时机,表示抓住时机,做出正确的选择。
富教(fù jiào)的意思:富教指的是教育富有内涵、广博而有深度。
纲维(gāng wéi)的意思:纲维指的是事物的主要纲领和基本原则,也可以指事物的中心或核心。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广文(guǎng wén)的意思:指广泛涉猎文化,博览群书的学问。
教化(jiào huà)的意思:通过教育和引导使人改正错误,提高品德和修养。
具理(jù lǐ)的意思:具有道理,有根据,有条理。
理义(lǐ yì)的意思:指事物的本意或本质,也指事物的真实性质。
良法(liáng fǎ)的意思:良好的法律法规或行为准则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圣朝(shèng cháo)的意思:指盛世,尤指指一个国家或朝代的治理繁荣昌盛。
士类(shì lèi)的意思:指士人、文人等有学问的人。
文治(wén zhì)的意思:指通过文化的引导和教育来治理国家和社会,强调以文化和道德为基础的治理方式。
无间(wú jiàn)的意思:没有间隔、没有中断,形容连续不断,毫无间隔。
宪司(xiàn sī)的意思:指官员职务、身份正当,品行高尚,具备忠诚、廉洁等优良品质。
学校(xué xiào)的意思:学校是指为学生提供教育和培训的机构。它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地方,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社交技巧的场所。
有成(yǒu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有所成就或达到一定水平。
在教(zài jiào)的意思:在教意味着在教学或在传授知识。
作兴(zuò xīng)的意思:指引起兴趣、激发热情,使人产生兴奋和活力。
- 鉴赏
此诗《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其七)作兴学校》由明代诗人祁顺所作,体现了对教育的重视与赞美。诗中以“道民在教化,学校为之基”开篇,强调了教育对于民众道德修养和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接着,“人心具理义,无间夏与夷”表达了教育不分地域、种族,能够传播真理与正义的理念。
“圣朝广文治,都宪司纲维”则赞扬了当朝政府广泛推行文化政策,都宪作为关键角色,维护并推动了这一政策的实施。通过“作兴得良法,士类忻逢时”,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良好的教育政策给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士人阶层对此感到欣喜,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最后,“古来庶富教,孔氏有成规”总结了自古以来,教育对于国家富强、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孔子的教育理念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准则。整首诗不仅歌颂了教育的价值,也表达了对当时政府教育政策的肯定与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张无梦归天台·其一
天台峻极横海滨,金庭紫洞多真人。
先生舍道心照邻,上有羲轩为逸民。
玉韫深山珠在水,圆折如虹难自晦。
万乘知名欲见之,来谒西清频召对。
亭亭孤云本无心,琅琅仙骨时所钦。
牢让赐金兼好爵,俄辞尧阙复丘林。
事载缇紬诚可贵,迹寄烟霞愈无累。
还同麟凤遇皇明,暂出岩扃作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