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并入(bìng rù)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相同或相关的事物合并在一起,共同成为一个整体。
寒具(hán jù)的意思:
(1).一种油炸的面食。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饼法》:“环饼,一名‘寒具’;截饼,一名‘蝎子’。皆须以蜜调水溲麪。若无蜜,煮枣取汁。牛羊脂膏亦得;用牛羊乳亦好--令饼美脆。”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昔 桓玄 爱重图书,每示賔客。客有非好事者正飡寒具,以手捉书画,大点污。” 宋 陆游 《西窗》诗:“看画客无寒具手,论书僧有折釵评。”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部四·寒具》:“ 林洪 《清供》云:寒具,捻头也。以糯粉和麪,麻油煎成,以糖食之。可留月餘,宜禁烟用。观此,则寒具即今饊子也。以糯粉和麪入少盐,牵索纽捻成环釧之形,油煎食之。” 清 赵翼 《题黄陶庵手书诗册》诗:“摩挲忍污寒具油,激赏欲浮大白酒。”
(2).御寒的衣物。《太平广记》卷三三八引 唐 戴孚 《广异记·朱自劝》:“﹝ 自劝 ﹞谓婢曰:‘方冬严寒,闻汝和尚未挟纊,今附绢二匹,与和尚作寒具。’婢承命持还,以绢授尼。”《宋史·文苑传六·刘恕》:“﹝ 恕 ﹞自 洛 南归,时方冬,无寒具。 司马光 遗以衣袜及故茵褥。”花露(huā lù)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气质非常美丽动人。
寄语(jì yǔ)的意思:寄语指的是通过书信或口头传达的祝福、忠告或叮嘱。
入神(rù shén)的意思: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完全投入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为欣赏亲家黄汝成所藏秘画而作的三首诗之一。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艺术作品的深刻感悟与赞赏之情。
“管落双枝并入神”,开篇即以“管落”二字,形象地描绘了画中之物的生动与逼真,仿佛那双枝在画面中自然生长,融入了画家的神韵之中。“并入神”三字,则强调了画作与观者心灵的契合,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画中之物的生命力和精神内涵。
“手调花露染来真”,进一步描述了画家高超的技艺。通过“手调”、“花露”等词汇,诗人巧妙地将画家的创作过程与自然界的美好元素联系起来,暗示了画家不仅在技巧上追求卓越,更在情感上与自然和谐共融,使得作品充满了真实感和生命力。
“寄语桓家须爱取,莫将寒具误留宾”,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画作的珍视之情以及对欣赏者的建议。诗人希望亲家能够珍惜这些珍贵的艺术品,并且在招待宾客时,不要因为疏忽而让这些画作被忽视或遗忘。这里不仅体现了对艺术的尊重,也蕴含了对友情和文化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细腻描绘和深情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